東北網8月31日訊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的練隊列、扔手榴彈,到如今的跳街舞、踢踏舞、做健美操;從教改前的全國一個大綱、全市一本教材、每個學校每堂課一個內容一個進度,到教改後的學校根據自身條件自主定課,學生自主選修感興趣的項目,哈市中小學體育課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著……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學體操練滑冰
![]() |
資料片 |
『我上小學時,體育課還上體操呢,特別有意思。』20日上午,在南崗紅旗小區廣場上,63歲的李淑卿一邊哄著孫女玩一邊說起自己小學時上體育課的情景,能夠看出來,對於以前的體育課,還很懷念。
『我的母校是哈爾濱市兆麟小學,天好時體育課在室外上,天氣不好時就在室內上。當時每次上課前老師都會讓男同學把兩個海綿墊子搬來,那是給同學們練前滾翻、後滾翻用的。那時我們學得最多的還是體操,跳箱、平衡木、單杠、雙杠都有。跳箱一般男生都能輕松跨過去,而女生大多因為跳不過去所以不太喜歡這個項目。有的學校條件不好,沒有跳箱,就讓學生們「跳山羊」,就是一個同學把身體向下躬,另一個同學起跑後雙手支在他背上的同時兩腿打開跳過去,這種跳法許多孩子課後也都當作游戲玩。那時候單杠、雙杠學校裡都有,我們不但要爬到單杠上,而且還要兩手抓杠翻下來。』李大娘說著話站直了身體,兩手前伸腰向前彎,兩只手輕松地碰到了腳尖,而且兩條腿還直直地崩著。起身後,她一下子把右腿向前上方踢起,腳尖高度接近鼻尖。見記者有些驚訝,李大娘笑著說:『我這點兒功底都是當年練體操時的「童子功」。我當年跳高達標時過1米高的杆非常輕松,現在別看我年紀大了,偶爾蹦個障礙也很輕巧的。』
年近七旬的董大爺退休前是一名高級工程師,說起自己兒時的體育課,他開心地笑了:『我初中是在27中念的,當時學校的體育課內容非常豐富,跑、擲鉛球、跳繩、踢毽子、籃球、體操、冰球、滑冰都有。那時學校還有體操隊、冰球隊、速滑隊、花樣滑冰隊、籃球隊等,隊員都是從同學們中選拔出來的。當年哈市中小學就有七八個冰球隊,27中的冰球隊還是很厲害的。那時學校有一個文藝班,有一個體育班,我是體育班的學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冬天一到學校我就把冰鞋穿上,把冰刀用套套好,上課時也穿著。一下課就往操場跑,在課間十分鍾還要到冰場上滑幾圈過過癮。』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走隊列扔手榴彈
留在如今『奔四』的人們腦海中的體育課的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走隊列和扔手榴彈。『那時我們的體育課教材用的是蘇聯老大哥的,內容上是以軍事為主的。』36歲的李偉是哈爾濱市某機關的一名乾部,說起走隊列的事,當年擔任班長的他打開了話匣子。
『我小學時在安廣小學,我當時是「兩道杠」。那時體育課上老師會教我們齊步走,然後逐步地教向左、右、後轉。學校每年都要搞一次隊列比賽,而每次比賽前的體育課和放學後就成了各班抓緊訓練的時間。我當時是班長,主要是練口令,口令發得准的前提是我得把動作做到位,喊錯了,全班四五十人的隊伍一下子就亂了。』李偉說,當時因為練口令他沒少挨體育教師的訓。
『那時全班四五十人,要站得「橫平豎直」成行成排的,走起來也要像軍隊一樣整齊劃一。每當體育課上隊列時,我們班那幾個特殊體形的同學總要受到老師的批評。有一個叫宋瑞全的男同學個子高高的,走在第一排,可是他胖胖的,肚子大,走路時總是慢半拍,一走隊列就會把第一排帶得走不齊,然後後邊也會跟著亂。所以,每次體育課練隊列最後我們班總是會笑成一團。』李偉說。
最早的體育教材內容中包括擲壘球、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如今三四十歲的人們都對當時的體育課上有軍事項目扔手榴彈記憶猶新。『我們那時體育課上扔手榴彈感覺挺好玩的,很有些實戰的味道。我當時總是扔不好,每次不是扔得遠,而是狠狠地砸在附近。可能是看我的力量比較好吧,體育老師竟然在當年的校運動會前給我開了幾天小灶。沒想到,在運動會上,我還扔了個女子組第三名的成績。』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王玫現在是一家歌舞團的歌唱演員,說起當年的事她笑得差點兒流出眼淚。
二十一世紀:健美操踢踏舞
![]() |
資料片 |
學生喜歡體育,但是不喜歡上體育課。近幾年,如此尷尬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地顯現出來。
據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體育教研員邢忠喜介紹,2002年以前,全國中小學體育都是按照國家的教育大綱,采用統一的教材進行授課。『不誇張地說,那時,哈市中小學同年級的學生同一天體育課上的內容都是一樣的,進度也一樣。』據了解,根據黑龍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的規定,體育課哈市小學低年級(1~3年)每周三節,高年級(4~5年)每周兩節,中學生每周兩節。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材問題、教師問題、教學條件問題,也有學生個人問題。即便上體育課,學生也喜歡上『放羊式』的體育課,原因也很簡單: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游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根據這一現狀,2002年教改之後,哈市各中小學陸續在體育課推出了自主選修的方式,並把健美操、集體舞、街舞和踢踏舞等具有時代氣息、時尚特色並廣受學生喜歡的項目引起了體育教學中。
『我們學校體育課有籃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同學們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以前一上體育課我們許多同學就想逃課,因為上課不是走走步,就是跑跑步,然後老師弄來兩個球,女生圍成圈打排球,男生二十幾個人一起踢足球,特別沒意思。現在上體育課大家都很開心,因為項目都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的,大家學起來就特別有勁兒。而且現在體育課很時尚的,老師培訓回來以後在體育課上教我們跳街舞,有的同學是這方面的高手了,就在課堂上給我們表演並且教大家一招兩式的,連老師也都跟著學呢。我從小就學跳舞,所以在選修體育課時就挑了自己喜歡的健美操。因為有舞蹈的基礎,我學健美操時成績很突出。我的學習成績在班級是中等,從來沒有得到過老師的表揚。可是在體育課上我被老師發現後安排在前排領操,感覺自己的潛質終於被發現了,連學習起文化課都感覺有勁兒了。』哈市
大課間:抖空竹練武術
![]() |
資料片 |
跳兔子舞、打羽毛球、做自編武術操、丟沙袋……改變以往課間單純做廣播體操的形式,豐富多彩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於2007年4月全面走進了哈爾濱市中小學生中。
據2004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顯示,哈爾濱市中小學生部分身體素質,特別是爆發力、力量、耐力素質及肺活量等指標持續下降,超重與肥胖學生的比例增加,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上昇。哈爾濱市中小學校一般每周只設兩節體育課,很少安排體育活動。為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哈爾濱市把『陽光體育運動』內容引向深入。據哈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副處長陳國富介紹,為彌補學生運動時間的不足,哈爾濱市大力推廣體育大課間活動,即將中小學校上午第二節下課後的10至15分鍾間操時間改為25至30分鍾;同時將以往單純做廣播體操的形式,擴展到做自編武術操、跳集體舞等,並鼓勵學生自帶羽毛球等鍛煉器材。
教育部門要求,中小學校必須保證體育課時計劃和兩個大課間活動。無論是學期期末還是畢業學年,都不得擠佔體育課時。
在哈市南崗區宣慶小學,抖空竹成了全校孩子的一項游戲內容。每天上午課間時分,學校的操場上隨處都能看到孩子們抖空竹的身影。許多孩子在抖空竹的過程中,創新了玩法,現在孩子們發明的抖空竹玩法有『小猴上樹』、『比翼齊飛』等10多種。
香濱小學的學生們在大課間總是會演練一下『中國功夫』,這是老師把武術基本功、動作組合等拳術進行合理編排,編出了這套『中國功夫操』。
據了解,哈市中小學都在大課間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活動,跳大繩、集體舞、太極扇、柔力球等項目都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學生、家長重『分』輕『體』
道裡區某中學一位任教多年的體育教師說,十幾年前,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而現在,即使跑400米也有一半人跑不下來。
『雖然我們有明確的課時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辦法來保證中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可是在具體執行中還是有些學校落實不到位。』陳國富說。
據介紹,中小學生上不夠體育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學業壓務大,沒時間鍛煉。據陳國富介紹,過去的孩子文化課壓力沒有現在這樣大,體育課各校都能保證按時上。課後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即使玩也是一種體育鍛煉。可是現在的中小學生多數只靠學校每周兩三節體育課來進行體育鍛煉,每節課去掉集合隊伍、教師講解動作要領,也就剩下三十分鍾左右了。而且,這僅有的兩三節體育課,在考試前也會被無情地擠佔。
操場狹窄,體育器材缺乏。按國家有關學校場地建設標准,小學運動場地必須擁有200?300米的跑道,中學必須有300?400米的跑道,省級以上重點中學必須擁有400米的標准跑道。我省能達到這一標准的學校寥寥無幾。有些熱點學校的人均場地不到兩平方米,學生上間操都困難。
成本高,場地小,校園冰場越來越少。哈爾濱是冰城,滑冰是冬天體育課主要內容。『現在水費、冰鞋費都不低,澆一個冰場要增加學校不小的開銷。而且現在結冰期晚,基本上是12月澆好冰場,1月份學生就放假了,使用期短。』邢忠喜說,現在有些中小學人均操場面積很小,如果澆上冰場,那麼學生課間就連活動的場地都沒有了。
受傷糾紛多,制約體育課發展。據陳國富介紹,現在學生體質普遍較差,運動中容易受傷。家長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學生在校有個磕磕碰碰,家長動輒就會上法院,教師們的精神壓力比較大。『以前學校都有單杠、雙杠,現在這些設施在中小學幾乎見不到了,因為家長和老師都認為這些是「危險項目」,萬一學生在體育課或是課間時受傷,學校和老師都擔不起責任,有的學校甚至強制規定學生在課間休息時也不許跑跳。』
『「少年強,則國強」。開展全民健身,我們的中小學生是最應該受到關注的人群之一。我們大聲呼吁家長、學校和社會,為我們的孩子「搶」出一點鍛煉身體的時間吧。』陳國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