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奏響都市西進樂章 開發建設群力新區
2008-09-02 08:50:4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天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日訊 群力地區位於松花江上游南岸、哈爾濱西郊。因為屬城鄉結合部,一直以來比較沈寂。

  就是這塊被人們稱為『上風上水』的寶地,今年以來變得異常活躍。原本無路的低窪地上,一條條道路正在興起,一處處滿是綠草紅花的花園也在這一片亂石荒地上建起。機器轟鳴,車輛穿梭,鋪管線、架橋梁……一派繁忙建設景象。

  在以『北躍西擴、南延東優、中興外聯』為方針的哈爾濱市都市圈擴展總體布局中,群力新區的開發建設,使『西擴』這步棋走得十分精彩。

  十年謀劃終成正果

  群力鄉朱順屯的石大媽一家5口一直住在這個被城裡人叫做『黑魚泡』的地方。石大媽告訴記者,以前群力是城鄉結合部,周圍的環境十分差,『那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附近垃圾遍地,夏天污水橫流,蚊蠅亂舞,冬天時污水就凍成了冰河。』石大媽家也只是這裡居民的一個縮影。

  隨著哈爾濱市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多,中心城區建築及人口密度過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區發展空間不足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群力地區,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躍入人們的眼簾。這裡諸多的開發優勢為城市向西擴展增加了『砝碼』,成為市政府新區開發建設的首選。

  1999年,國務院批准實施的《哈爾濱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10年)》,群力被正式確定為城區向西、向南拓展的主要方向;2006年,群力開始大規模征地拆遷,就在這一年,石大媽離開了她生活大半輩子的家,准備搬進被拆遷農民的安置小區——宜居家園。

  2007年,石大媽和其他近600戶農民一起參加預購住房選號,她選了二套使用面積不到50平方米的住房。『沒想到,「黑魚泡」竟要成為城市的新區,我們也跟著沾光了。』石大媽說的新區便是群力新區。新區佔地面積27.33平方公裡,規劃人口32萬,用八年時間分三期建設。2007年末,新區基礎設施工程正式啟動。

  『寒地水鄉』搭建發展平臺

  2007年12月,哈爾濱市掛牌拍賣9宗淨地,成交總額在20.27億元,其中群力新區的單宗淨地成交價格達到12.75億元,創該市土地交易單宗成交價格的新高。

  群力新區土地掛牌拍賣吸引了眾多省內外的房地產商,經過激烈的價格競爭,東臨職工街地段以6.55億元的價格被哈爾濱中威投資有限公司競得,龍葵路地段以12.75億元的價格被遼寧陽光鑫地置業有限公司摘牌,連創哈爾濱市單宗成交價新高。陽光鑫地置業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就是被新區未來發展的潛力和「寒地水鄉」這樣的規劃理念所吸引。』

  建設伊始,新區的建設、管理者就不斷思考:新區的開發建設如何提昇城市功能?怎樣承擔城市未來發展的重任?依據總體規劃,群力新區明確定位:金融、商務、生態宜居共同奏響『城市西進』交響曲。

  而打出『寒地水鄉』的規劃理念,國內尚屬首次——依托濱江臨水的優勢,將10公裡長的三條水系、6個湖泊構成一個藍色的親水區域;依托區內30多公頃濕地,構成哈市西部的『綠色長廊』。建成之後,這裡將成為哈市重要的氧源區,滿足居民需要,更將成為吸引高端產業的平臺。群力新區還被列為哈市八大創業板塊,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市的五個項目區之一。

  地理位置佔盡先機

  群力新區除了極具發展的潛力和全新的規劃理念,其地理位置也不可不提。

  『開始我們對群力新區的認識很模糊,但是經過我們的踏訪之後,我們發現這樣的地理位置在哈爾濱已不可多得,決定投下巨資。』陽光鑫地置業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說。

  實際上,群力是松花江南岸唯一與城市核心商業區緊密相連的城市新區。

  距道裡區商業中心直線距離5公裡,20分鍾左右車程可到達哈爾濱火車站;南鄰連接機場空港的迎賓高速路,距離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僅20公裡;西靠四環快速道毗鄰長嶺湖;北倚松花江隔望哈爾濱行政中心,與市政中心大樓隔江相望。

  如果說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地利』的話,那麼新區管理部門先修路、後招商,傾注全力進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理念則形成了『人和』的局面。很多商家正是看好了這裡的交通潛力纔紛紛投資。

  2007年8月,群力新區啟動『兩橫三縱』5條道路的建設。據介紹,新區內的道路廣場用地面積為666.1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24.4%,人均道路廣場用地面積為20.8平方米。目前群力大道、齒輪路、群力第五大道等6條道路將在9月末竣工。今年,群力新區將興建過江三環路與友誼路全線貫通,三環路與群力大道在區內交叉穿越形成十字形主乾道,並與城市二環路相聯。同時,西客站的建設及軌道交通的開通必將給群力新區的對外交通帶來極大便利。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