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訊 正當新版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熱播時,中國電影出版社的《哈爾濱電影地圖》一書出版了,哈爾濱廣角文化藝術發展中心總經理楊偉東和本報記者申志遠歷時三年,七易其稿創作的《哈爾濱電影地圖》,真實記錄了新舊兩版的拍攝過程。
去年,新版來哈拍攝,當時的副導演找到他倆,按照他們手繪的電影地圖,為新版電視劇的拍攝選擇了外景,新『夜幕』的副導演說,這《電影地圖》用一個個手繪的特殊位置描繪出電影在哈爾濱傳播的文化細節。
日前,記者采訪了作者之一楊偉東———一個洋溢著青春激情的年輕人。采訪中,記者似乎聞到秋林酒糖、南坎汽水、一副食粉腸、馬迭爾酸奶的香味,這是一個哈爾濱人關於童年與城市的記憶。
昨天:尋找城市記憶的孩子
楊偉東是個熱愛美術、文學、電影和音樂的小資,多年來,始終在做著復興城市文化的夢想。他童年時住在紅專街29號,一出門就是中央大街,抗日大英雄蘇炳文將軍曾是他的鄰居,蘇將軍家裡有一幅俄羅斯油畫,童年的偉東一有空就去看畫。很多年後,蘇家搬走,蘇大姨把俄羅斯油畫送給了偉東……
早晨,外文書店樓上會飄來小提琴聲,晚上,馬迭爾俱樂部裡會上映黑白電影。上世紀80年代青年宮裡的朗誦和講演。斯大林公園路邊吉他隊的演奏,就這樣,楊偉東在哈爾濱獨特的藝術氛圍中漸漸長大。
楊偉東當過記者,做過文化經紀人,下海辦過公司。他策劃創辦過兩屆『白雪公主』哈爾濱旅游形象大使評選。他主辦過楊春霞、於魁智京劇演唱會,鮑蕙蕎鋼琴演奏會,三次舉辦過盛中國、瀨田裕子的小提琴演奏會,拍攝過紀錄片《蕭紅往事》……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楊偉東始終堅守著嚴肅高雅藝術的品位。
2005年中國電影百年,他的公司和本報聯合舉辦『我最喜歡的電影歌曲征文』和『最影響中國的百年電影歌曲評選』活動。7月23日,他又舉辦『永遠的歌聲』百年電影歌會。從那天起,他和申志遠開始策劃撰寫《哈爾濱電影地圖》。
創作:留住哈爾濱的童年記憶
創作的過程是一個艱難痛苦的過程,甚至很多次,他們想放棄,但在最後一刻,又重新開始。在寫作中,《哈爾濱電影地圖》得到了市委書記杜宇新和市委宣傳部有關領導的熱切關注和大力支持,他們對兩個年輕人的創意給予首肯。
為了收集資料,他們還自費去了長春、北京、上海等電影廠,查閱的有關文字資料就有300多斤,他們還采訪了幾百位跟哈爾濱有關的電影人。
著名作家梁曉聲說,『此書讀來令人覺得親切與溫暖的部分,當屬那些與兩位作者個人成長經歷有關,以兒童和少年的視角看電影的回憶性文字,這對哈爾濱似乎也構成了一種成長般的記錄。』
偉東喜愛國畫的意境,他聽說水墨動畫片幾乎失傳,便自己找了畫國畫的大師級人物,全部手繪了畫稿,設計制作了目前中國廣告界第一個完全手繪的水墨動畫公益廣告;由於偉東對小時候兒童公園小火車的熱愛,他策劃制作了以『小火車·小向導』為主題的城市公益廣告。他還為宣傳修復中華巴洛克老建築策劃制作了公益廣告,城市記憶的定位和深沈詩意的懷舊讓廣告界的權威嘆為觀止。
尋夢:情到深處人孤獨
楊偉東至今未婚,由於專注文化藝術活動,在某種程度上耽誤了他的婚姻。作為曾經的文藝青年,他以一顆孩子的心去認知世界,他有很多浪漫的理想,但是對愛的渴望和追求始終縈繞在他的童心。偉東很孝順,老母親盼望著他趕快娶妻生子,可是他依然在尋夢的路上義無反顧。正如他在書中寫到的:『哈爾濱是我的最愛,頭一回喝酒,第一次戀愛,在永遠的純真年代!』
楊偉東喜歡在中央大街散步,因為這裡彌漫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城市情懷,這就是為什麼《哈爾濱電影地圖》一書選擇在中央大街七道街兆麟電影院售票處旁(馬迭爾冷飲廳對門)佳音音像店獨家經銷的原因。楊偉東和申志遠還有一個近似行為藝術的特殊創意,向購買此書的讀者贈送一段真正的電影膠片。楊偉東認為,數碼電影的出現,使電影膠片都快成為非物質性文化遺產了。他還有很多關於這個城市的夢想,畫畫、拍電影、寫書……
看來,楊偉東的青春注定是要與哈爾濱的文化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