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綠色覆蓋大地 望奎綠色生態城市雛形初現
2008-09-16 09:47: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侯良 張顯廷 韓雪峰 楊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6日訊 『望奎變了!變綠了、變美了!』最近去過望奎的人無不發出這樣的感嘆。

  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打造和諧宜居的文明生態城市,對於曾戴過國家級貧困縣、省貧弱縣帽子的望奎來說尤為迫切,為此,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經濟快速增長、社會和諧進步、生態環境優良、人民生活安定』的奮斗目標。歷經三年的努力,望奎正在成為黑土地上一座別具風格的『綠色生態城市』。

  樹綠花紅繪美景

  走進望奎城區,主次乾路已全部實現綠化,樹綠花紅,立體環繞。

  縣委書記劉維權告訴記者,他們制定了『一街一景、一路一樹、喬灌相間、針闊結合、各具風格』的綠化、美化、亮化方案,近幾年全縣新栽植的樹木已有20萬株,今年僅鮮花栽植量就多達500萬株。

  如此大的投入,資金和人力如何解決?望奎縣靠的是內部挖潛,機關乾部成為綠化的主力,縣裡主要領導更是分頭、分段、分片包乾。城內93家部門和單位分別負責15條主次乾路兩側,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機關乾部帶著工具到街上松土、背壟、刨坑、栽花,在望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望奎通鄉通村公路兩側還栽植丁香、棠棣、萬壽菊、掃帚梅等花卉近150萬株。兩年累計安裝路燈982盞,亮化總裡程已達到35公裡,總裡程超過全縣50多年來的總和。

  2008年,縣裡投資2000萬元闢建了佔地45萬平方米的植物園,一處天然『綠色氧吧』融入了小城之中。

  廣場文化寫特色

  傍晚時分,漫步文化廣場,近萬平方米的廣場人流如織,市民或三五成群運動健身,或輕歌曼舞,喜悅的心情『寫』在臉上。2004年以來,望奎相繼建成文化廣場、林楓廣場、西環廣場、烈士陵園、體育廣場、縣標廣場、怡樂園等集休閑、文化於一身的群眾娛樂廣場7處,所有這些文化體育設施及場所均向百姓免費開放。

  望奎人不滿足於城市的美麗,還要讓它『有文化』。望奎縣有兩大『品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林楓的故裡和黃河以北第一個全國詩詞之縣的美譽,借此進行人文環境建設,無形資產讓望奎更具較高的價值。

  望奎組建了縣皮影協會、工藝美術協會和縣『心連心』藝術團,在全縣城鄉廣泛開展巡回演出活動。組織詩詞進機關、學校、社區和家庭活動,闢建農民書社,全民詩教參與面達到60%以上。廣泛開展文明社區、文明小區、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和『鄰居節』活動,『和美家庭』、『和睦鄰裡』、『和諧團隊』不斷湧現。

  生態家園入畫來

  『花帶街路通村落,花團錦簇溢小村。條條曲徑通庭院,房前屋後綠意濃。』走進望奎田野鄉間,一幅幅生態美景入畫來。

  『豬捨廁旁沼氣藏,白色路旁榆樹牆』,這是望奎鎮廂紅五村生態富民小區的新風景。把環保、節能的新型能源沼氣引入鄉村,幫助農戶改房、改水、改廚、改廁,望奎鎮廂紅五村在應用沼氣新技術中脫穎而出,已經建設成為全國生態家園先進村。

  目前,望奎縣建設農村公路硬化總裡程達到1245公裡,『到2011年,城鎮主次乾道全部實現硬化、綠化、亮化和美化,巷道全部實現立磚鋪裝,房地產開發達到100萬平方米,通鄉鎮、通行政村白色路面硬化率達到100%,村屯公路通暢率達到70%以上。』縣委書記劉維權對望奎的明天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