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市依蘭縣投資30億元打造全國風電第一縣
2008-09-16 12:30:5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麗娜 楊興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6日訊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依蘭縣將風力與人力資源相結合,只用短短3年時間,投資30億元、裝機30萬千瓦,傾力打造全國風力發電第一縣。

  過去,大風成災沒法防范

  依蘭縣位於三山對峙(小興安嶺、張廣纔嶺和完達山)、四水交匯(松花江、牡丹江、巴蘭河和倭肯河)的咽喉區,大部分地勢像一個西南向敞開的喇叭,寒溫帶大陸季風長年以平均每秒四五米的速度,由西南向東北吹過。

  『車到依蘭如坐船』,經常途經依蘭縣的司機們感受最深,風大時汽車被吹得直忽悠。當地人蓋房子,『防風設計』跟打基礎一樣重要。

  風大災就大。依蘭縣農業部門介紹,風災是依蘭縣『特有』災害,春天扒地、夏天毀苗、秋天莊稼倒伏,受災面積十萬八萬畝是常事兒。林業部門介紹,由於風大,迎風的樹木永遠長不高,這種『天災』沒法防。

  依蘭縣氣象局局長張所蓬介紹,依蘭縣記載的最大風速為每秒38米,屬於陸地上罕見的超12級大風,而形成風災的8級以上大風,一年要刮90多天。別的縣(市)氣象局一年開出氣象保險證明三五份,而他們局就要多出一兩百份。

  2004年春節刮大風,張所蓬宴請同學康國權。康國權是風電專家,他建議依蘭搞風電。此時,省內富錦、龍江、木蘭等地風電項目已上馬,有的縣(市)風電已並網。

  現在,風力發電成大產業

  大風能發電、『災害』變資源,依蘭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風電這項新產業,立即成立『風電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書記、縣長兼任,具體負責的副組長是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姚生。

  上風電首先要測風,就是什麼地方的風適合風力發電。測風投入大、風險高,依蘭鎮鎮屬企業『四通建築安裝公司』最先出資100萬元,在雞冠山等地建立5個測風塔。測量數據表明:依蘭風力資源全國一流,極適合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可達120萬千瓦,投資潛力超過100億元。隨即,億陽華富等風電企業相繼進駐依蘭。

  2006年,依蘭縣重新組建『風電領導小組』,組長由姚生擔任,副組長由4名副縣長擔任,下設風電辦公室,張所蓬任主任。風電領導小組人、權、財、物一應俱備,權力之大類似『第二政府』,目的只有一個———把風電產業做大做強。

  做強要招商引資上強企。依蘭縣整合原有風電企業,分別由國電龍源、大唐能源和億陽華富等3家國內風電一流企業領軍。果然,3家企業分別在依蘭投下巨資,其中龍源的10萬千瓦機組於去年底並網發電。

  做強就要為強企服務好。『風電辦』成員整天工作在山上,協調企業用地問題,調解企業與電網、村屯、林場等單位間關系,確保作業施工。

  據『風電辦』主任張所蓬介紹,今年底3家風電企業將新增186臺大型發電機,發電機總數達302座,裝機容量達30萬千瓦,有望成為全國風力發電第一縣。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