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7日訊 黑龍江很特別:地處內陸,又是邊疆。從邊境貿易打開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的大門,二十多年的飛速發展創造了一個奇跡: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由最初的1000萬美元迅速發展到2007年的107.3億美元,增長了1073倍,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62%,佔全國對俄進出口總額的22.3%,黑龍江省對外貿易一舉成為中西部第一個突破百億美元大關的省份。現在已經形成了以小額貿易、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其他貿易等多種方式並存的格局。
黑龍江省已成為我國對俄經貿科技合作的重要省份和對俄經貿合作的大通道。
挑戰嚴峻國內外紛紛打出『對俄牌』
『機遇與挑戰並存。』這句話常常掛在省商務廳廳長葉曉峰的嘴邊。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的『提昇沿邊開放』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俄羅斯提出遠東開發與我國振興東北戰略對接互動帶來新機遇。俄羅斯為加快遠東地區發展,將在2013年前投資270多億美元。目前已知俄方對遠東和外貝加爾地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建設、鐵路設施完善、重要港口擴容、資源勘探開發、主導產業發展、現代農業開發等諸多領域都進行了比較具體的規劃。俄羅斯經濟迅速恢復並成功實現轉型又帶來錦上添花的機遇。
但一些新的挑戰和新的情況也讓我們繃緊了神經。為了搶佔俄羅斯這個巨大的市場,很多國家都開始行動,日本和韓國分別向俄遠東地區投入了80億美元和20億美元的巨額資本。而我國在俄遠東的市場份額正在逐年縮小,貿易額已經由2006年的第一位,下滑到2007年的第三位。國內對俄貿易競爭激烈,華東、華北、華南和東北等省區市紛紛打出『對俄牌』,貿易額呈大幅上昇之勢。據海關統計,2007年廣東對俄貿易額60多億美元,華東三省一市對俄貿易總額超過70億美元,佔全國對俄貿易總量15%多。俄羅斯變化的政策帶來層層阻力,近年來,俄羅斯不斷提高關稅,增加對資源出口的限制,給黑龍江省對俄貿易帶來較大影響。
沿邊內陸發展需推陳出新
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建設規模和水平尚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沿邊開放的綜合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口岸經濟統籌發展的質量不高,貿易總量偏小,合作領域不寬,口岸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不強,沿邊開放帶產業布局不優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些常讓省商務廳廳長葉曉峰眉頭緊鎖。
目前,黑龍江省對俄經貿正處在非常關鍵時期,如果不積極應對新的形勢,沒有新的突破、新的創新,到2010年就不能實現預期目標。所以,黑龍江省對俄邊境貿易要實現突破性的發展,就必須從思路、內涵、方式等方面有全新的認識和思考。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對俄經貿科技合作為基礎,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相結合,「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探索沿邊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路子,打造面向俄羅斯和東北亞地區的專業化市場和現代物流業,進一步擴大貿易規模,提昇合作質量,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實現黑龍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為全國沿邊開放做出新的貢獻。這既是良方,又是目標。』葉曉峰如是說。
『新形勢也要求我們必須深入拓展俄羅斯腹地市場,全方位開拓國際市場,引領黑龍江沿邊開放帶建設。堅持互利共贏原則,以投資合作項目為載體,創新經濟技術合作模式,拓寬投資合作領域,擴大合作規模,牽動沿邊開放帶建設。堅持多元參與原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開放的理念、更加開放的胸懷為出發點,立足龍江、服務全國,構建大市場、大流通、大合作、大開發平臺,聚合各方面的力量,助推沿邊開放帶建設。』葉曉峰補充道。
調整結構建設區域性商品集散中心
既然調解產業結構非一朝一夕之功,那麼我們該乾什麼?省商務廳新近制定的《貫徹落實全省邊境貿易、旅游工作座談會精神大力開創商務工作新局面重點規劃措施》指出,黑龍江省將建立在國際競爭中有特色、有影響力的專業化市場,把黑龍江省建成全國對俄貿易商品集散地。
規劃市場布局,加快市場體系建設。根據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的市場需求,結合黑龍江省發展實際,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原則,對現有的市場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及港、澳、臺地區的經貿聯系,共同研究建立開發俄羅斯市場的合作機制,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到黑龍江省重點邊境口岸投資創業,興辦市場,不斷提昇市場形象,完善市場功能,擴大市場規模,努力形成立足龍江,服務全國,輻射歐亞、通往世界的區域性商品集散中心。
大力發展跨國物流產業。發揮黑龍江省口岸群體優勢和交通運輸通道優勢,以中心城市為依托,以綏芬河等重點邊境口岸為節點,建設連接國內生產基地和國外商品市場的跨國物流網絡。
迫在眉睫培育優勢產業集群
來自商務、海關和財政等有關部門的聯合調查顯示,在對俄出口商品中,黑龍江省產品比重僅為30%左右,我們在流通帶動生產方面,在引領產業生成和發展方面,在『走出去』方面等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貿易的先導性反襯出黑龍江省相關產業發展的滯後性。
省商務廳廳長葉曉峰說,目前是挺進俄市場最好時期。黑龍江省將加快出口產業基地建設。依托佳木斯、雞西、綏化等地現代農業產業優勢,建設對俄大米、果菜、畜禽產品生產出口加工基地;依托牡丹江、黑河等地沿邊優勢,建設對俄輕工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吸引和鼓勵沿海地區企業到沿邊地區投資建設紡織服裝、鞋業、建材及裝飾材料、家電、家具等出口加工企業;依托哈爾濱汽車制造產業優勢,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建設國家級對俄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
加快進口產品加工基地建設。依托黑龍江省能源、資源以及初級產品自俄進口規模大、品質好的優勢,大力開展產品精深加工,提高進口產品的附加值。支持牡丹江市圍繞木材、水產品進口,重點發展木材、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支持佳木斯市圍繞礦產品進口,重點發展海綿鈦精深加工產業;支持大慶市圍繞自俄原油進口,重點發展石化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支持黑河市圍繞自俄電力資源進口,重點發展工業硅精深加工。
建設中國對俄服務外包基地。抓住俄羅斯經濟振興、服務外包業務需求起步的有利契機,充分發揮黑龍江俄語人纔優勢,依托哈爾濱國家級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大慶國家級服務外包產業園,調動國內服務外包企業和各大高校、科研機構的積極性,匯聚各方面的力量,開展面向俄羅斯及俄語國家的服務外包業務,把黑龍江建設成中國對俄服務外包基地。
特色建設打造外向經濟區
黑龍江省雖然有25個口岸,但邊境貿易規模的不同,邊境地區的發展也不平衡。在省商務廳制定的重點規劃措施中我們找到了答案。根據沿邊地區各自的特點,黑龍江省發展特色產業,形成帶動力和輻射力,不斷提昇沿邊開放水平。如以黑河為節點,發揮『兩國一城』區位優勢,打造『界江第一口岸』,建設中俄黑龍江上游區域經貿合作中心。以同江(撫遠)為節點,建設中俄黑龍江——烏蘇裡江區域經貿合作中心。以綏芬河(東寧)為節點,建設中俄東部陸海區域經貿合作中心。以虎林、密山公路口岸為節點,建設黑龍江東部區域對俄經貿合作中心。突出特色產業,打造集跨國物流、商貿旅游、進出口加工為一體的外向型經濟區域。
以綏芬河為依托,建設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爭取國家批准設立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築巢引鳳,吸引國內外投資者投資興業,把保稅區建設成為對俄進口資源加工基地和對俄出口產品加工基地。以互市貿易區建設為載體,建設新型跨境經濟貿易合作區。
黑龍江省要進一步完善邊境口岸鐵路、公路建設,進一步擴大國際航運功能,促進人員和物資往來。在基礎設施逐步實現互通互聯後,通過與俄羅斯開展運輸與貿易便利化安排,將黑龍江省對俄交通走廊打造成經濟走廊,使黑龍江從國內地理邊緣變成全國開拓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市場的中心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