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3日訊 19日,在全國第六個『公民道德日』前夕,哈爾濱市機關乾部、志願者自發組織起來,在防洪紀念塔至松花江公路大橋段的江堤下義務勞動,1個多小時的時間,就撿拾出垃圾2噸多。
目擊:尋找污染源
江邊垂釣者及游泳的人是制造垃圾的『大部隊』。據江畔保潔員劉某說,有些釣魚的人每天凌晨就來此安營紮寨,一天在這兒吃好幾頓飯,一些垃圾讓他們隨意丟在江裡和灘地上。而一些三五結伴來游泳的人,中午也在臺階上聚餐,一些殘羹冷炙被隨意往地上一拋,走後周圍就形成了一個小垃圾圈。
一些周末舉家前來游玩的人,盡了興後,拍拍屁股走人,江畔的灘地、灌木叢中到處『掛』著他們的『遺棄物』。
據市灘涂辦管理部部長李日忠介紹,一些碼頭上的游船違規隨意將垃圾拋進大江或者直接扔到岸邊草叢的行為時有發生,江上的垃圾最終都漂到了岸邊,這也是江畔的重要污染源。
困擾:『頑疾』難根除
市夕陽紅老年服務隊80歲的李坤纔說,他們上半年就組織了13次江邊義務勞動。『盡管每次乾完後效果很好,可保持不到一天,又恢復到了老樣子』,老人對此很無奈。
李日忠說,灘涂辦負責道裡段保潔的也就10多個人,攤子大人手少。一位姓陳的保潔員對記者說,日前他因阻止一游船的工作人員往草叢裡扔垃圾,差點挨了一頓揍。『我們沒有處罰權,只能眼睜睜看著不文明的游客禍害這經典的哈市風景,真沒招。』『相比較而言,道裡段還算不錯的呢,道外區北頭道街至北五道街江畔有各種市場。業戶們硬往江邊傾倒垃圾,那地方更亂。如果不是多部門協同作戰和管理,這「頑疾」很難根除。』李日忠顯然對此也沒轍。
長效:提高道德意識
李日忠說,隨著江面上漂浮垃圾污染日趨嚴重,日前市灘涂辦已向市政府打了報告,擬成立江上垃圾打撈隊。今年『十一』,他們將再次設置50個垃圾箱及2個垃圾周轉箱。
『江畔公園很乾淨,但江堤下確實很髒;城市環境總體不錯,但確實有死角』,哈爾濱市一些領導同志對此有很深的認識。在『公民道德宣傳日』這天,一位市級領導說,愛護公共環境,遵守公共秩序,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就是要更多地喚起廣大市民的公共道德意識,用自己的雙手清理周邊的環境,這樣纔能共同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
據了解,哈爾濱市首次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以治髒為主題的建設乾淨城市的『1號行動』。但願這次行動,能讓城市的環境難題得到解決,也同樣能讓市民的道德意識得到一次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