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工大四位神七科研人員:我的自豪感和飛船一起上昇
2008-09-27 07:03:0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7日訊 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航天飛船成功點火發射,為『神七』忙碌在各個戰線上的科技工作者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哈爾濱工業大學4名還未褪去倦容的科研人員從實驗室中走出來,與本報記者面對面講述難忘的『神七』日子。

  『神七』再一次驗證了航天精神

  『神七』項目中,哈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馮吉纔主要負責艙外航天服的核心部件——水昇華器的研制。馮吉纔說,『別看這個水昇華器就像艙外航天服背後的一個背包,其實,它可是關系到航天員生命的一個中央空調。』這次『神七』飛天後的一個亮點就是航天員要進行艙外行走,而太空中的溫差是人們難以想像的,迎光面溫度可以達到零上100攝氏度以上,背光面溫度可以低到零下100攝氏度以下,所以,能夠調節溫度、濕度和壓力的航天服就成了航天員的保護傘。

  『我們接到這個任務是通過反復論證的,我們小組半年內就完成了所有的研究工作。』提到已經完成的水昇華器,作為研究小組領隊的馮吉纔提到的更多的是他的同事。

  參與此次『神七』項目中多項焊接技術攻關和艙外核心部件水昇華器研制工作的哈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何景山教授顯得格外冷靜和低調,『我們可以說是「神七」的幕後工作者。參與了幾次航天工程任務,我最初的那份激動已經變成了越來越多的滿足感。飛船每上昇一點,我的滿足感就增加一點。』

  哈工大教授為『神七』成空中飛人

  哈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只有30多歲的修子揚老師介紹說,『神七』項目中,他們除了制造『反光鏡』外,還研制出了緊急著陸時保護航天員頸椎的護具。

  哈工大機電學院楊慶俊副教授是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從1991年上大學開始就來到了哈爾濱,現在已經在哈工大學習研究了17個年頭。

  說起『神七』的日子,楊慶俊副教授感慨不已,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在試驗時經常要接觸不潔淨環境中的純氧。『純氧在這種狀態下很有可能爆炸,我們每天就和這些定時炸彈在一起。』為了能兼顧實驗和教學,他經常後半夜兩三點鍾坐飛機回到家,只睡兩三個小時後8點還要給學生上課、參加畢業生的論文答辯,完成學校的任務後又馬上坐飛機往北京趕。『為了「神七」,我們每周至少往返北京和哈爾濱兩次,成了空中飛人。』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