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爾濱工業大學參與研究神七四大項目
2008-09-27 14:44:5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妍 丁寧 夏德輝 吉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艙外航天服低壓試驗艙 王若維 攝

  東北網9月27日訊 1、內高壓成形技術 世界首創應用航天服

  在神七航天員出艙服的研制中,哈工大科研人員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內高壓成形整體零件,為航天服制造解決了一項關鍵的技術難題,這也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服金屬結構制造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據科研人員介紹,內高壓成形最大特點是可以一次整體成形沿軸線有截面變化的彎曲軸線復雜管件。

  此次我國科研人員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內高壓成形整體零件,該項技術應用後不僅具有零件精度高、重復性好和可靠性高等優點,而且由於節省了後續的焊接工序,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

  2、出艙用反光鏡體 拓寬航天員艙外視野

  拓寬航天員在艙外的觀察視野,對於神七航天員能否順利完成出艙活動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和意義。由哈工大金屬基復合材料與工程研究所研制的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用反光鏡體與彈性腕帶配合,可以方便地套系在航天員的手腕部分,同時供航天員觀察面窗視野之外的物體。據悉,該類鏡體材料為世界首次采用,反光率及鏡體的尺寸穩定性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據了解,研制反光鏡體的技術難度很大,哈工大金屬基復合材料與工程研究所在所長武高輝教授帶領下組成了攻關及生產小組,進行了百日奮戰,幾乎放棄了一切假期,在材料學院相關單位及教師的大力協同幫助下,先後試驗、驗證並篩選了2種技術方案,與用戶緊密合作逐次攻破了材料的設計制備和後處理、反光鏡體的加工、鏡面表面處理等關鍵技術難題,嚴格按要求對正樣產品進行各項常規及空間環境測試,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該項目的研制生產任務。


 

  3、失重訓練用水槽 模擬訓練太空出艙

  航天員地面失重訓練用模擬失重訓練水槽,是航天員太空出艙活動及長期有人駐守的空間站航天員在地面進行模擬失重訓練用的重要和必要設備。目前,哈工大特種容器設計與制造研究所承建的『模擬失重訓練水槽』槽體已經完成了航天員教官試訓、航天員試訓和神舟七號航天員飛行乘組及備份乘組的正式模擬失重訓練。

  承建此項目的哈工大項目組突破了大尺寸照明窗、觀察窗水下密封方案和安裝技術等一系列難題。根據建設單位和神舟七號任務的要求,在2007年8月成功地完成了水槽槽體的注水檢測試驗,2007年10月經建設單位和使用單位對『中性浮力水槽』全面驗收合格,正式交付給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使用。

  4、低壓試驗艙 測試艙外航天服

  27日,航天員將首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由於太空的環境比較特殊,這對航天員及其身著的艙外航天服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而由哈工大科研人員研制的『艙外航天服低壓試驗艙』在地面模擬出一個高真空、超低溫的空間環境,為艙外航天服提供了試驗用的空間環境。神七航天員身著艙外航天服在該試驗艙內已進行過多次試驗和訓練。

  哈工大特種容器設計與制造研究所在2006年9月承擔了艙外航天服低壓試驗艙的制造任務。在11個月的工程期間裡,項目組克服了容器在工廠整體制造、超大部件公路運輸、快開大門設計制造、現場特殊位置整體吊裝等難題。2007年8月經建設單位和使用單位驗收合格後交付給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投入使用。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