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9月28日電題 遼闊肥沃的松嫩平原生機盎然,蜿蜒曲折的雅魯河自西向東,匯入嫩江。純淨清冽的河水灌溉了這片黑土地,更是養育了河畔的龍江縣人,造就了他們淳朴勤奮、豪邁直爽的性格。
『神七』航天員翟志剛就出生和成長在這片土地。19歲那年,他考上飛行員離開,至今已經整整23年。
當年的印記幾乎都漸漸淡去,能夠尋找到翟志剛足跡的,只有翟家幾十年的老宅,還有他曾經耕種過的菜地。
翟家老宅在龍江縣城郊。『10年前這裡還是農村,縣城慢慢擴建後,我們纔成了「城裡人」。』翟志剛大哥翟志強說。
老宅的紅磚紅瓦經歷風雨侵蝕,已經變得斑駁;門窗框上早已褪色的油漆有些乾裂,其中一塊玻璃的碎角用透明膠帶黏合著。
『這房子已經很多年了,也沒什麼變化。』翟志強說。
就是這樣陳舊的幾十平方米磚房,翟志剛的大哥和二哥兩家人還一直住到前不久。
透過屋內炕後的小窗,遠處一片青綠,那就是翟志剛曾經耕種過的土地。
雨後的田間路有些泥濘。翟志強領著我們來到了地頭,指著一片玉米地說,這就是我們家以前的菜地,現在的壟已經被重新犁過了。
翟家當年家境十分困難,父親常年有病,幾個哥哥姐姐成家早,重擔都壓在母親一人肩上。童年就經歷困難的翟志剛深深地懂得母親的辛勞,從小就幫助家裡乾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菜地每年春天都要重新翻壟耕種,翟志剛放學後經常來到菜地幫助母親松土、撒種、除草。
等到夏天收獲了蘿卜等蔬菜後,翟志剛又幫助母親種下秋白菜。把蘿卜醃成咸菜,白菜醃成酸菜,一年四季中的春秋冬三季,這就是翟家飯桌上的蔬菜。
春去秋來,翟志剛和父母在這塊土地上耕作著。雖然清貧,雖然艱難,但父母告訴他,無論多苦,無論多難,只要勤勤懇懇,努力播種希望,就會收獲豐碩的果實。
多年後,翟志剛離開家鄉,去播種另一片嶄新的『土地』——太空。
土地,雖已改變,但播種希望的種子,仍然深深地埋進了這個農家子弟的心中。
經歷了『神五』、『神六』的2次選擇,翟志剛每一次都盡自己的全部努力去實現夢想。雖然2次與夢想擦肩而過,但他沒有放棄,沒有拋棄,始終堅持,不斷努力。
今天,當翟志剛踏出『神七』艙門、邁向太空的那一瞬間,他所看見的美麗地球,想來也有家鄉菜地的那一抹青綠。
一如兒時耕種的那片菜地,『神七』播種的是翟志剛的希望。
現在,他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