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8日訊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哈爾濱市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哈爾濱東站站至醫大二院站運行時間約為28分鍾;而同一路段的地面交通即使不堵車,公交車運行也要近1小時。
據了解,哈爾濱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輸送能力可達到每小時1.49萬人次,全日客運量可達到21.2萬人次,相當於為地面公交分擔日客運量4200車次。
哈爾濱地鐵選用B型車
哈爾濱市地鐵1號線車型初步確定為B型車,該車型車體寬2.8米。哈爾濱市地鐵一期工程地鐵列車最高持續運行速度為80公裡/小時。
據介紹,B型車一節車廂的長度為19米,車輛最大寬度為2.8米,車輛最大高度為3.8米。地鐵列車為6節編組,列車長度(含車鉤、考慮端部造型)為117.72米。初期配置17列(102節)車,車輛國產化率可以達到70%。
目前,國內的地鐵車輛主要有A、B兩種車型。標准A型車車體寬3米、高3.8米,車體有效長度22.1米;標准B型車車體寬2.8米、高3.8米,車體有效長度19米,比A型車要『苗條』小巧一些。A、B型車車廂正常狀況下的最大載客量分別為310人和240人。
在造價上,B型車更加實惠。一節B型車車廂的造價約為600萬元人民幣,A型車車廂約850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B型車通常采用鋁合金和不鏽鋼車體,車輛內一般不使用木材。沈陽市正在建設的地鐵線路選用的就是國內最先進的B型地鐵車輛,外觀采用當前最時髦的『子彈頭』形。而北京地鐵運行的車輛為B型車,其中北京地鐵1號線為非標准B型車。上海地鐵1、2號線和廣州地鐵1、2號線用的則都是A型車。
地鐵抗震烈度按6度設防
據介紹,哈爾濱地鐵線路遠期最大設計通行能力將不小於30對/小時,車站主體結構、區間隧道設計使用年限將達到100年,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防化級別為『丁級』,抗震烈度按6度設防。
目前,哈爾濱市規劃的5條地鐵線路經過主城區的部分全都是地下線。其中,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利用既有的『7381』人防工程5.4公裡,16座地下車站中的6座位於該段。而據專家透露,今後地鐵線路延長時,部分線路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駛上地面』,『變成』輕軌。
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雙線運行,由醫大二院站往哈爾濱東站站方向為上行。地鐵車站按6節編組站臺有效長度120米設計。
據了解,地鐵全線設置公務電話、專用電話、無線通信、廣播、閉路電視監控、時鍾、旅客信息服務等系統。地鐵運營控制中心選址在清濱公園站西側,由1號線、3號線共用,可通過中央調度大廳實現對地鐵全線運營的調度、指揮、監控和維護。
地鐵車站分兩種形式
哈爾濱市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的16個車站將分『島式』和『側式』兩種形式建設。車站設計形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1號線一期工程利用了既有『7381』人防工程的洞體。地鐵列車行經這段隧道區間時,上、下行列車都在同一隧道內運行,因此只能在軌道的兩側建設『側式』站臺,分別用於上、下行列車停靠,1號線一期工程中這樣的車站共有6座。乘客在這種車站乘車時,必須准確地選擇站臺入口,進入自己所要去往方向地鐵列車停靠的站臺,否則就只能返回上層重新進入另一側的站臺候車。
除利用『7381』洞體的隧道區間外,新修的隧道(醫大二院站至清濱公園站,工程大學站至哈爾濱東站站)就都是上、下行列車分別在不同的洞體內運行,互不連通,站臺則設在兩條軌道之間,就像軌道中的一個『島』,故稱『島式』站臺,乘客可以在同一個站臺任意搭乘上、下行方向的列車。
坐地鐵在哪兒能換乘
哈爾濱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共設16座車站,平均站間距1.014公裡;最大站間距1.599公裡,為農科院站至醫大二院站之間;最小站間距0.7公裡,為龍江街站至煙廠站之間。
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與規劃中的另外4條地鐵線路有6個相交換乘節點,1號線一期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會分別預留出『接口』:
地鐵換乘節點
一期工程站點相關軌道交通線
醫大二院站1號線與4號線
清濱公園站1號線與3號線
博物館站1號線與2號線
龍江街站1號線與5號線
煙廠站1號線與4號線
太平橋站1號線與3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