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美食地圖:好吃老道外
2008-10-06 15:19:0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魯明 郭美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魯明 攝

  於海軍/制圖

  東北網10月6日訊 ▲老仁義餐館

  地點:太古街243號

  餐飲特色:這家店的牛肉蒸餃、醬窩骨、傳統炒牛肚是一絕。

  ▲北三李氏熏醬

  地點:北三道街64號

  餐飲特色:這家的熏醬手藝據說已有百年歷史。用祖傳秘方熏醬的風味肘子、排骨、烤鴨等外表光鮮誘人,吃起來回味綿長。

  ▲武剛扒肉館

  地點:豐潤街38號

  餐飲特色:這家店已有30多年的歷史,主菜就是肘子、豬手、扒肉、涼拌黃瓜等。這家店的肘子色澤暗紅、香而不俗、油而不膩,配一碗大米飯,再喝碗清湯,香!

  ▲李家扒肉館

  地點:北大六道街25號

  餐飲特色:據說此店是這條街上的第一家扒肉館。扒肉、獅子頭賣得最火。扒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是一大特點。

  ▲呈祥川菜

  地點:南二十道街56號

  餐飲特色:乾鍋鴨頭、水煮魚、川北涼粉、麻辣小龍蝦等地道川菜。

  ▲李家10號熏醬

  地點:豐潤街128號

  餐飲特色:這家的祖傳手藝歷史可追溯到1901年。用20餘種名貴藥材熏制的燒雞、脊骨、豬頭肉、驢板腸、豬腦等極具風味。

  ▲富強大骨棒

  地點:北四道街58號

  餐飲特色:這家由夫妻兩人開起來的小店,骨棒、肥腸、雪裡紅燉豆腐是一絕。

  ▲紅光餛飩館

  地點:景陽街313號

  餐飲特色: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今有七十多年了。其經營的棋子火勺、什錦叉子燒餅、雞絲餛飩格外香。

  ▲左家熏醬骨棒館

  地點:長春街56號(靠近北十四道街)

  餐飲特色:這家是道外區著名的小吃。近二十年來,左家老板憑著祖傳秘方特制的食品聲名遠揚。主營特色熏醬。

  ▲北山酒館

  地點:北三道街12號

  餐飲特色:這家的特色是乾腸、小肚、叉燒肉、大腸、大肚,讓人隔三差五就想吃。

  ▲新春小吃

  地點:北三道街30號

  餐飲特色:經營各種熏醬、炒菜、燒餅、油條、豆腐腦。尤其以豬腦、熏腸、乾腸最為出名。

  ▲奇味美

  地點:北三道街20號

  餐飲特色:以特色熏醬聞名。進店必點的有豬腦、熏腸、酥魚、乾腸、小肚、大腸等。


 

  王健

  吃點什麼好呢?當我不由自主地說起這句話時,立時引起周圍人的附合。很多的中午和晚上,我們都因為去哪裡吃、吃什麼而患上了短期的焦慮癥。

  一個很適合吃的中午,朋友們說起了各自吃過的最好吃的菜。在他們的熱烈討論聲中,我閉上眼睛,回想起某天吃的據說很正宗的毛家紅燒肉。那也算是一個很正式的場合,我作為可有可無的一分子躲在餐桌的角落。他們矜持地舉著杯,對於這頓飯的歷史淵源及現實意義紛紛表示贊同。而我既不需要發表意見,也不需要認同某人的看法,況且我也沒有這個資格。於是我專心地盯上了桌上的一碗毛家紅燒肉。那個黑瓷碗中平靜地躺著約七八塊晶瑩剔透的深紅色肉塊,它們四四方方、肥瘦適中,隨著圓盤的轉動,似乎有些輕微的顫抖,一股若有若無的香味就在這轉動中彌漫在我周圍的空氣中。於是,在圓盤轉動的第二圈,在那個黑色瓷碗滑向我的第3秒鍾,我舉起了筷子……

  現在想來,那似乎是我一段時間以來吃到的最好吃的菜。而它之所以好吃,並不是它真的有多麼好吃,因為後來我再次光顧了這家菜館,點了同樣的菜,它讓我有點失望。

  當時它為什麼那麼好吃呢?為什麼呢?我想了許久後終於明白,我吃它的時候,它只是紅燒肉,並沒有附加什麼意義,也沒有什麼深刻的內涵。所以我吃得很快樂,體會到了那菜甫一入口、細細品味及穿腸而過的快感,那是一種精神上的極致的幸福。

  突然想起了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的那段話,男女的見面會上癮,『最初,約著見一面就能使見面的前後幾天都沾著光,變成好日子。漸漸地恨不能天天見面了;到後來,恨不能刻刻見面了。』願我們每天都能與美食有這樣專注而動人的約會,享受美食,吃著,喝著,幸福著……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