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患病男子急需稀有血 志願者熱血『托起』生命
2008-10-07 10:59:2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侯文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曾為趙玉杉獻血的部分志願者。

  東北網10月7日訊 趙玉杉,鶴崗人,血型:RH陰性B型。四年前他被查出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得病四年來,他輸血81次,用血32400毫昇。這些稀有的鮮血從哈市八十名稀有血型獻血志願者體內流出,延續著趙玉杉年輕的生命……

  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平均在4000毫昇左右,32400毫昇相當於8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四年來,80位哈爾濱人將他們的鮮血源源不斷地輸入到身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趙玉杉體內,將他全身的血液換了8遍,用滿腔的熱情和鮮紅熾熱的血液延續著這個年輕的生命……

  患病青年:他們讓我懂得感恩

  2005年,鶴崗市剛剛結婚一年多的趙玉杉被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隨著趙玉杉病情的加重,他的血液指標開始不斷下降,醫生告訴趙玉杉家人,他需要隨時輸血,否則生命將面臨危險。可是,趙玉杉的血型卻是RH陰性B型血,在中國平均一萬人中纔能找到一個擁有RH陰性B型血的人。為了讓趙玉杉在發病時能及時輸血,一家人決定將他送到哈爾濱市救治,並找到了血液信息資源較為豐富的哈市紅十字中心血站。

  2006年1月19日,趙玉杉到哈市後又突然發病,血站的工作人員按照血液信息資源一個個地詢問、勸導,在打了第41個電話時,終於有兩位獻血者答應獻血,400毫昇血使趙玉杉暫時渡過難關。5月18日,趙玉杉再次發病,情況非常危險。而此時,趙玉杉因為多次輸血,血源供體越來越少,他的血液配型難度也越來越大。經過血站的多方聯系,工作人員分別找到了盛海松、張樹強和一位姓王的無償獻血者,經過一夜的配型檢查,第二天凌晨,『救命血』終於輸入趙玉杉的身體。

  6日,記者撥通了趙玉杉的電話,在電話中趙玉杉哽咽著說,『從2005年開始,就有很多好心人不斷給我獻血,我非常感謝他們,沒有他們的幫助,我根本活不到今天。』

  為了對每一位曾經挽救過他生命的無償獻血者表示感謝,趙玉杉托母親為恩人們送去了一張張感謝卡片,上面寫著:『是上天和父母給了我生命,是你們用沸騰的鮮血延續了我的生命,是你們用每一滴鮮血支橕著我們全家的希望……因為有你們,我在你們點滴的支持中感悟著生活的每一天!在這生命的感悟中,我深深懂得了感恩。』

  獻血志願者:只願他能健康活著

  今年43歲的宋仁柱曾為趙玉杉獻過血,當記者采訪他時,他憨笑著說:『我也不知道是給誰獻的血,只要他需要,我就獻。』宋仁柱說,他是在哥哥宋仁宗的影響下加入這個獻血隊伍的。『幾年前哥哥在一次獻血中了解到自己是稀有血型,當時我哥和我說,讓我也去查查,如果是稀有血型也去獻血,這樣既有利身體健康又能幫助別人,所以我就去了。從那時起只要血站打電話說有病人需要用血,我們肯定就去,哥倆一起去。』

  在采訪趙玉杉時,他告訴記者,在許多的獻血者中他見過其中的一位:盛海松。幾經輾轉記者終於聯系上了盛海松,他已經不止一次給趙玉杉獻過血了,而且趙玉杉到哈爾濱輸的第一次血就是他獻的。

  盛海松說,『記得第一次見到他時心裡就一個感覺,這個年輕人太瘦弱了,他拉著我的手不停地感謝,弄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以前用過多少次都不用提了,以後只要他需要我還會隨叫隨到,他能健健康康地活著就是對我們這些獻血者最好的回報了。』

  在為趙玉杉獻血的眾多獻血志願者中有這樣一個年輕的身影,他還是一名在學校讀書的研究生,年僅26歲,然而在獻血這條戰線上,他卻儼然是一名『老兵』了。他叫張健,是哈工大市政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記者從血站工作人員那裡了解到,這個年輕人曾在一年內義務獻血7次之多,從最初的一次獻血至今5年來,張健的獻血總量達到了15000毫昇,這些血液挽救了18個人的生命。

  對於趙玉杉,張健的反應和其他獻血者沒什麼兩樣:在稀有血型志願者聯誼會上見過,聽說自己為他獻過血,但不知道是哪一次。

  張健說:『我們東北人就是以熱情和樂於助人聞名天下的,我不希望任何一個人因為沒有人獻血而失去活下去的機會。』

  600人的流動血庫『激活』無數生命

  據省血液中心、哈爾濱市獻血委員會辦公室稀有血型管理相關負責人張春慶介紹,人類的血型一般分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在這4種重要血型裡,還另外有一種特殊的因子,叫做RH。再細化到ABO血型中,RH陰性者同型的幾率只有萬分之幾。

  省血液中心在2000年成立了一個特殊的組織——稀有血型互助會,這裡有600餘個『會員』,這些熱心的人們以『關愛生命、獻血救人』為宗旨,竭盡所能地保證RH陰性血型者得到及時有效的血液救助。

  在很多人看來,趙玉杉是幸運的,因為他『有幸』每次都有陌生的好心人為他提供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而在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心中,趙玉杉的幸運是由很多必然的基礎構成的。『如果沒有數年的積累和努力,如果沒有這麼多充滿愛心的人們支持,我們的稀有血型流動血庫又怎麼能「永不枯竭」?』張春慶說。那些稀有血型者每隔幾個月的准時獻血,平均一年獻血兩到三次,如有緊急情況還會被緊急召來,是他們的無私和熱情給了許許多多的趙玉杉生的希望。

  記者從血站的一項統計數字中看到,從2000年哈市建立稀有血型庫開始,當年稀有血型總獻血量大約為4萬毫昇,此後每年呈上昇趨勢,到2007年已經昇至138750萬毫昇。目前招募應急獻血人數達到685人,2004年到2007年間累計搶救病人次數達到1360人。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