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500個垃圾中轉間年內下崗 解決二次污染問題
2008-10-07 14:46:5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閆雪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7日訊 為迎接『大冬會』召開,哈爾濱市提出了建設『乾淨城市』的口號,但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中轉間、垃圾箱,卻由於設施落後、管理不到位等諸多原因,一直影響著城市的環境衛生。8日,哈爾濱市即將通過招投標形式,購置48臺垃圾壓縮集裝箱,以及53臺散袋垃圾收集車,屆時,垃圾壓縮集裝箱將取代二環以內的垃圾中轉間,實現生活垃圾的全封閉運輸。

  預備參加8日招標的樣車。

  垃圾箱淪為二次污染源

  6日,記者在道裡區經緯三道街上的一處垃圾中轉間前看到,工人們正在將中轉間內的垃圾搬運到垃圾運輸車上,垃圾袋中滲漏出來的污水不停地滴落在馬路上,附近已經形成了積水。據附近一家診所的工作人員介紹,衛生所已經在這裡六年了,夏天根本就不敢開窗。過去這個中轉間又舊又破,垃圾袋都能露出來,蚊蠅到處都是,今年重新建的房子,但仍然是滿地污水,味道非常難聞。如果遇到大風天,塑料袋、紙片能蔓延到附近好幾條街。

  在斜角街附近居住的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從斜角街有了夜市,垃圾就特別多,由於附近沒有垃圾箱,垃圾袋都堆放在路邊上,等到晚上纔有人來收,現在堆放垃圾袋的路面已經被油漬浸泡的無法行走,每到夏天臭氣難聞、蚊蠅肆虐,居民都不敢開窗。記者了解到,僅在道裡區,像這樣垃圾臨時堆放點近十餘處。

  目前,哈市日產生活垃圾3300噸左右,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有兩種:一是居民自己傾倒在敞口垃圾箱或小區的垃圾收集間外;二是居民將垃圾袋放在樓道內,保潔員收集各家垃圾後,放進敞口垃圾箱或垃圾中轉間。接下來,環衛人員用鏟車、或用人工將垃圾箱內的垃圾裝入垃圾運輸車內,運往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但這種垃圾處理方式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尤為明顯。

  垃圾壓縮中轉站遭遇建設難

  據業內人士介紹,垃圾壓縮中轉站是解決垃圾轉運處理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它不僅可以實現垃圾的全封閉運輸,而且整個垃圾的轉運壓縮都在室內進行,污水可以在處理過程中直接流入下水道,既可以規范管理,又不會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但是記者了解到,哈市在建設垃圾壓縮中轉站的問題上遇到了難題。

  據哈市環衛辦負責人介紹,從2002年開始,哈市按照國家標准建設全封閉的垃圾壓縮中轉站,目前全市已經建成了28座,每座垃圾壓縮中轉站可以承擔60噸左右的垃圾,但根據目前哈市日產生活垃圾3300噸的標准,已建成的垃圾壓縮中轉站無法滿足城區垃圾壓縮中轉的需求。目前,哈市有500餘個垃圾中轉間,2000多個大垃圾箱,它們散放在城鄉接合部、市場攤區以及個別老城區,多數都沒有蓋,密閉性不好,垃圾轉運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飄散垃圾、散發異味等二次環境污染。加上很多拾荒者隨意翻撿,多數垃圾箱周邊都成了污染重災區。『垃圾壓縮中轉間選址難、建設難』已經成為環衛工作的最大難題。

  二環內中轉間、垃圾箱年內撤出

  2008年年初,哈爾濱市為解決生活垃圾對城市環境的二次污染,在惠民行動中提出,新建、設置垃圾壓縮中轉站,並增設散袋垃圾收集車。

  哈市環衛辦負責人表示,垃圾收集運輸過程中二次污染問題,是哈市環境衛生工作中的難點。今年,哈市為了給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以一個好的城市環境迎接大冬會的到來,城管部門計劃購置48臺移動式垃圾壓縮集裝箱,以及53臺散袋垃圾收集車。屆時,居民自家垃圾只需袋裝化擺在樓道內,然後由環衛人員將每個單元的垃圾統一收集,裝在散袋垃圾收集車內,集中運送到垃圾壓縮箱傾倒,進入垃圾壓縮箱內的垃圾將立即被壓縮處理,垃圾液將直接排入下水道,垃圾則直接帶箱運送至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二次污染,而且可以替代現有的垃圾中轉間、垃圾箱。移動式垃圾壓縮車密閉性好,垃圾傾倒進去後就與外界完全隔離開,有效解決了垃圾散溢、隨意翻撿等問題。目前,市、區專項資金配置都已經到位,8日將正式確定中標單位,年底前,二環以內的垃圾中轉間和垃圾箱將逐步『下崗』。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管理部門正在制定相關的計劃,以保證垃圾收集的及時、高效。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