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李繼純:構建有利於更好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
2008-10-08 11:36:2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搶抓機遇 破解問題

  構建有利於更好更快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

  省財政廳 李繼純

  (2008年9月27日)

  吉炳軒書記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暨研討班開班時的講話,從戰略的高度闡明了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大意義,從理論的深度解讀了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從務實的角度深刻揭示了當前影響我省發展的突出問題,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通過學習,深受啟發,很受教育。下面,我結合財政工作實際談點體會。

  第一,抓住機遇,切實解決財政工作中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這是一次解放思想、正視問題、促進發展的難得機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能否見成效,關鍵在於敢不敢面對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從財政部門看,收入增長速度慢,2002到2007年收入增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收入規模在全國也由第13位下降到第21位;收入質量不高,非稅收入所佔比重偏大,2007年達到24%。受財力薄弱限制,我省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民生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較多欠賬,公共服務保障還不充分。財政部門自身還存在著財政管理不精細、財政改革不完善、財政監督不規范等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都制約著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著財政職能的有效發揮,有待於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切實加以改進。

  第二,履行職能,促進全省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是發展,而發展的首要在經濟。作為財政部門,我們要千方百計支持經濟發展。首先,要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要在保證今年20億元財政資金到位的基礎上,千方百計籌集後續資金,支持全省公路、哈大齊城際鐵路、支線機場等重點工程,努力營造交通便捷的外部發展環境。其次,要支持產業和項目發展。沒有產業項目就沒有稅收,要以財源建設為載體,認真抓好財政部門財源建設科學發展6個示范市縣、9個示范點的推進工作和財源大項目建設。全面貫徹省政府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重點圍繞齊齊哈爾裝備吃配,支持大慶、大興安嶺和四大煤城煤木油資源深加工。特別要大力支持生物工程、服務外包、邊境貿易、旅游、物流等第三產業和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積極支持建立境外木材、礦產等原材料和資源基地,擴大我省相關產業發展後勁和空間。對於存量項目,通過企業改制、分離辦社會等措施實現搞活增效,對於增量項目,通過招商引資、拓建園區等措施吸引項目落地生根。在支持環節上,重點向自主創新、科研成果轉化、節能減排方面傾斜,促進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產品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在支持方式上,要由直接扶持轉向間接扶持,采取政策性擔保、貸款貼息等方式幫助企業融資;要由資金為主轉向政策為主,激勵企業不斷壯大實力;要由關注企業生產建設為主轉向關注稅收貢獻為主,通過稅收去分析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向政府提出『改善管理、稅留當地』的建議,如,我們針對原木外運(2007年我省自產和進口原木1743萬立方米,省內加工率僅為46%)、乳制品大包外銷(據對杜蒙伊利等4戶大型乳品企業調查測算,6萬噸大包粉如加工成小包粉,將增加銷售收入4.3億元)、醫藥代理銷售(據對4戶制藥企業調查測算,如將代理商銷售模式改為直銷,可增加銷售收入2.4億元、地方稅收4900萬元)等稅收外流問題開展調研,正在提出具體解決意見。在支持手段上,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杆作用,協同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金融機構打造融資平臺。如,與省農行合作,研究利用政府外債和國內配套捆綁貸款,創新金融衍生品,拓寬融資渠道;利用財政間歇資金(8億元),支持農信社擴大信貸規模,延長貸款回收時間,促進增加農民收入;在已經組建黑龍江省大正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基礎上,支持其參股江海證券,控股三力期貨,通過國有企業延伸公共財政職能;充分利用政府間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優惠條件,支持我省大項目建設;制定獎勵政策,支持政策性擔保機構和民營擔保機構發展,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縣域經濟貸款投放力度。


 

  第三,改革創新,努力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財政是黨和國家履行職能的物質基礎、體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監督手段。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將把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作為重點,努力實現財政分配均等化、財政管理科學化、財政監督法制化。

  圍繞增強各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實現財政分配均等化。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上,進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規范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重點向主體功能區、民族落後和邊境地區傾斜,使基層政府都有能力實現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目標。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上,向『三農』傾斜,重點圍繞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建設,推進11個現代農業示范點、財政部『綏慶北』200萬畝優質水稻示范區和農發辦黑河市10個麥豆輪作示范區建設,突出水利、農機合作社和農村合作組織建設,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完善農村生產關系,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上,充分體現公共財政向弱勢群體傾斜的原則,將財政資金更多地投向城鄉低保、就業、教育、醫療、文化、安全、住房等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在不斷提高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戶補助標准的基礎上,針對今年熱煤漲價的實際,進一步研究解決弱勢群體冬季取暖問題。

  圍繞深化財政改革,實現財政管理科學化。進一步完善『省直管縣』、『鄉財鄉用縣監管』、『村財民理鄉代管』財政財務管理體制;積極爭取國家出臺資源稅從價計征政策,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財政穩定增收;加大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力度,加快非稅收入項目納入改革范圍進程,實現應繳盡繳,同時,加強統籌監管,實現部門之間的公平分配。

  圍繞依法理財、民主理財,提高預算管理的法制化和透明度。強化預算編制的完整性,逐步向人大報送包括一般預算、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保基金預算的完整預算;在今年有關市縣參與式預算改革試點基礎上,建立健全重大預算項目聽證制度,提高專家和百姓參與程度,不斷推進財政預算公開。完善各類財政資金管理辦法,做到每一類資金都有專門的科學管理辦法,實現依辦法管資金、以制度約束人。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審計部門的工作監督和社會的民主監督,不斷增強財政工作的規范性。同時,圍繞解決財政乾部隊伍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繼續紮實開展『加強新時期財政乾部隊伍形象建設』主題實踐活動,樹立財政乾部『服務大局、精通業務、勤政務實、廉潔奉公、謙和文明』的良好形象,使財政乾部的思想觀念、執政能力和工作作風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