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9日訊 時下的菜市,市民儲藏秋菜的利弊得失到底如何?哈爾濱市農委專家8日表示,現在人們儲藏秋菜,更多是延續下來的秋菜情結在起作用,在蔬菜一年四季供應充足的今天,從經濟賬上算,市民儲藏秋菜並沒有多大意義。
秋菜情結在起作用
8日10時,家住哈爾濱市南崗區保健家園的李女士正在小區院子裡收拾秋白菜。她告訴記者,今年土豆只買了10公斤,大蔥也只買了1捆,都是小包裝的。白菜買了12棵,因為要醃酸菜。她說:『市場賣的酸菜不如自家醃的好吃。』
『「小包裝」秋菜今年熱賣,並不是因為價格的原因,而是人們的需求改變所致。』哈爾濱市農委蔬菜處處長於鳳芹說,現在,多數市民家裡很難找到儲藏秋菜的地方,再加上新鮮的蔬菜一年四季都能買到,所以,更多的人只是象征性地買點兒秋菜,人們儲藏秋菜是以前延傳下來的秋菜情結在起作用。
儲藏秋菜省錢不多
『秋白菜不好伺候,存放氣溫低了,會凍成半透明;存放氣溫高了,白菜幫又一層層從外向裡脫落,甚至腐爛流湯,或者『燒心』——菜葉從裡到外逐層發黃,不能再吃。隨著生活的日益富庶,越來越多的哈爾濱人走出了『囤積秋菜』的生活圈。於鳳芹說,其實市民儲藏秋白菜,也就能省個『塊兒八毛』的。
比如秋白菜,現在的價格是每公斤0.4元至0.5元,一個五口之家,購買50公斤秋白菜,需要花掉25元左右,這些白菜可吃到明年5月份。但市民往往在窗臺上、過道上甚至平房的屋頂上晾曬秋菜,既不環保衛生,又易招惹老鼠。供暖開始後,市民儲藏白菜的條件發生變化,白菜每倒一次就『瘦』一圈,等到了春節,就差不多只剩個菜心了。這時的白菜已經沒多少水分,營養嚴重流失,市民只能吃剩下的纖維素了。
如果不儲藏秋白菜而是現吃現買又如何呢?按照慣例,冬季市場上賣的大白菜價格基本上不會超過每公斤0.6元,這些新上市的大白菜儲藏過關,營養豐富,現吃現買一冬天也就多花10多塊錢。於鳳芹說,目前哈爾濱蔬菜市場品種豐富,市民全年都能吃到新鮮的白菜、土豆,還有其他新的蔬菜接上來。市民沒有必要大量儲藏秋菜,白菜、土豆、大蔥、胡蘿卜、青蘿卜這些秋菜,總量不超過50公斤基本就夠三口之家吃到來年開春了。
窖儲成為蔬菜供應後盾
於鳳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菜農大規模窖儲秋菜,這為冬季市民餐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蔬菜。阿城區阿什河鄉是哈爾濱市秋白菜窖儲基地。這裡的白城村、南城村種植的白菜都是棵大葉綠的秋儲品種『北京新三號』。這裡共有2700多個菜窖,最大的能儲存二三十萬公斤,最小的也能儲存一兩萬公斤。菜窖有氣孔和窖口調節氣溫,窖內裝有木架,白菜分層儲存,易倒垛、通風好。菜窖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比在城市居民家陽臺上更利於儲存秋菜。今年,該鄉可出淨菜近4000萬公斤。這些菜在12月份至明年『五一』前出售,預計每公斤可售0.6元,僅比目前市價高出0.2元。而在哈爾濱市另一個重要的秋菜基地道裡區榆樹鄉,這裡的民主村、民泉村、新鄉村,家家戶戶都有大菜窖,蘿卜、胡蘿卜、芥菜等今秋將儲存3000餘萬公斤。有了這些窖儲基地,哈爾濱市市民冬季隨時可以吃到保存新鮮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