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哈爾濱800義工陪伴3000寧養病患走完生命倒計時
2008-10-11 07:49:3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齊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昨日一早,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的寧養院裡,傳出一陣柔軟、溫和的歌聲,仿佛安詳的空氣中劃過的安神曲。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是『世界安寧日』,在這一天,世界500多個國家各個角落的安寧病房都會同步舉辦音樂會,為末期病患們祈福生命。作為黑龍江省唯一一家寧養院———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在長假過後的第一個星期六舉辦『安寧日』紀念活動,為病患者送歌祝福,分擔他們的痛楚,撫慰他們的心靈。

  據寧養院主任李玉介紹,所謂『寧養』,就是對生命限期在6個月以內的晚期癌癥病人給予臨終關懷,提供指導治療、緩解疼痛、心理支持等服務,讓他們盡量減少痛苦,安詳地離開人世。李玉說,每年約有500名患者可享受寧養院的臨終關懷,承擔這個任務的,是寧養院的4名主治醫師、3名護士、1名司機和共計800多名社會義工。每一天,他們周而復始地奔忙在城市各個角落的500多個『家庭病房』,7年來用愛心陪伴3000多位不幸的人走完生命旅途。寧養工作者們,是在一個特殊的戰場裡默默無私地奉獻,他們需要極其堅強的神經,需要付出耐心細心愛心,尤其是那些社會義工們,沒有報酬,沒有獎勵,而是用他們高尚的靈魂和一份執著的人道情懷,給予病患們生命最後的關懷。

  熬夜學唱聖歌

  乳腺癌病人含淚叫義工們『天使』

  胳膊、手掌腫脹得跟充氣氣球一樣,指甲滲著膿水,無論誰看到身患乳腺癌的胡廷,都會被她嚴重『變形』的身體所震驚。

  胡廷今年60歲,由於病情嚴重,天天只能躺在床上,睜著眼睛盯著天棚。無論誰來誰走,家裡有什麼動靜她都好像看不見、聽不到,病痛的折磨讓她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胡廷絕望的樣子,義工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聽胡廷丈夫說,胡廷是一位基督教徒,以前身體好的時候,天天都和教友們一起做禱告。在得知自己患癌初期,她每天還躺在床上輕唱聖歌,只有在那時,纔能看到她臉上的笑容。義工們聽說後,大家湊錢買來聖歌歌碟,輪流學唱。由於3天後就要去給胡廷送藥,義工們每人只有晚上的一點兒時間學歌,十分緊張。義工昕昕一遍又一遍倒碟學唱,等到她學會時,已經是半夜11點多了。

  3天後,當義工們整齊地站在胡廷的病床前,十指交叉放在胸前,唱出《生命的執著》時,胡廷無神的眼睛一下子明亮了,淚水順著胡廷的眼角淌落下來,已經很久不開口說話的胡廷嘴脣微微顫動起來,看著義工們,吐出『天使』兩字……

  義工免費為鼻旁竇癌患者做家教

  堅強女孩如願完成期末考試

  一字一喘地吐出『我不疼』三個字後,虛弱的何洋拉著義工的手,擠出微笑示意繼續講課。

  17歲的何洋患有鼻旁竇癌,已腦轉移、骨轉移,疼痛十分劇烈。哈工大義工們第一次給何洋送藥時,正碰上何洋和媽媽在『爭執』:何洋堅持要繼續學習,但媽媽堅持讓她好好養病,放棄學習。這一幕讓這些學生義工們心痛不已。義工們決定義務為何洋當家教,輪流為她補課,讓她在病床上學習。

  為了輔導何洋,義工們自己買來課本,每天晚上都提前『備課』,有時遇到不會的難題,他們就找老師幫忙。就這樣,在何洋病床前這個特殊的『課堂』上,義工們教何洋完成了一學期的課程,在期末考試中,何洋考進了班級前十名,讓老師同學驚嘆不已。

  愛的接力源源不絕

  義工辛勤汗水營造溫馨『港灣』

  據李玉主任介紹,2002年時,寧養院只有8名義工,而現在已發展到了240多名,7年間總計有800人擔當過義工。當年招收的義工都是社會上的一些志願者、好心人,但在寧養服務的時候,他們發現,這些志願者面對病人病情有時不會處理。院裡再招收義工時,逐漸過渡到醫學院校、社工專業的學生和腫瘤醫院黨員職工為主。每一個義工上崗前還要經過12學時的培訓,包括癥狀的控制、護理、心理、安撫家屬等課程。每年來報名的義工源源不絕,特別是在校的大學生尤為踴躍,一批義工畢業走了,下一批在校生又接力上來。

  冬天,義工們頂著嚴寒,踏著積雪為病人送去溫暖;夏天,義工們冒著酷暑,頭頂烈日走到病人身邊送去清涼。為了趕到病人身邊,義工們有時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有一次,他們冒雨到肇東一小村莊出診,車在泥濘的山路上打滑,差點翻落山溝,但他們沒有選擇退卻,而是繼續前行,把關愛送到病人家中。

  采訪結束時,記者看到,在寧養院內的牆上掛滿了患者給義工們的感謝信和錦旗:『謝謝你,讓我樹立與疾病斗爭的決心。你們天使般的微笑,讓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這些患者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他們人生倒計時階段,曾經感受過可親可敬的義工們為他們點燃的生命之火……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