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0月14日訊 家住南崗區清明四道街的朱俊峰老人是一位有心人。從上世紀90年代退休後,他就通過自家的涼臺窗戶,對門前的小街進行拍攝。十幾年來,老人先後拍攝了6張照片。這6張珍貴的照片,真實記錄了清明四道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朱老也感受到生活的改善。
朱老今年74歲,住在清明四道街50號的三樓,涼臺臨街。上世紀90年代,當時街上坑坑窪窪,不少地方都是土道,人行道上也沒有步行磚,每到雨季,一條街成了大泥塘,泥水間還扔著不少白色垃圾,不美觀不算,更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大家一直期盼門前的路能早日改善。也就是那時起,朱老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相機拍下了第一張照片。(圖①)
有了第一張照片,朱老每隔兩三年就在同一地點拍攝同一角度的小街,已經拍攝了6張,記錄時間長達12年。通過老人展示的照片,可以看到,幾年後,小街變成了平整的柏油路,兩旁的人行道也都鋪上了灰色步道板。(圖②)再過幾年,小街上有了兩排小樹苗。而到了前兩年,步道板已被更換成彩色的,樹苗正茁壯成長。如今,小街變得更加美麗,綠樹成萌,路面交通標線清晰,街路乾淨、整齊。(圖③)
朱老鏡頭下小街十幾年間發生的巨大變化,是我們這座城市巨變的一個縮影。記者從市建委有關部門了解到,僅2000年以來,哈爾濱市改造的主乾道就有100餘條,另有400餘條破損街路被修復一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哈爾濱市每年都加大對城市基礎建設的投入,目前,哈爾濱市城市街路總長度達1306公裡,面積2665萬平方米,擁有橋梁258座。
采訪中,朱老表示,他將繼續他的小街拍攝,相信將來生活環境會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