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源頭——洛古河。邵國良攝
東北網7月9日訊 四月初的大興安嶺北部冰河未融,春已將至,這時最理想的就是乘車探訪龍江源……
出漠河縣城,沿著蜿蜒的林間路一直往北,艱難前行,山色越來越顯得優美。天空蔚藍得像海一樣,襯托著莽莽蒼蒼的白雪、松林,在太陽下,越野車仿佛是一朵白雲,在寂靜的山間游動,飄向百裡之外的黑龍江源頭第一村。
到洛古河時,恰正午時分,遠遠望去,古朴、自然、寧靜、秀麗的村莊,正昇起裊裊炊煙。這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小村,共36戶人家,清一色的板加泥房、木柵欄小院兒,屋雖矮陋,但前後有山林擁抱、有麗水依偎,空氣清新,樹味幽香,勝於大都市精捨豪宅百倍。本想有空來此居住,可村民告知,因此處距源頭不過五六公裡,當地政府早有保護措施,十幾年前,這裡就『只出不進』了。
走出洛古河村,路已到盡頭!夏天要想去源頭——黑龍江南源的匯合處,只能坐船在江上遠眺。而此時,順著冰凍的江面,不僅可以直抵源頭,捧起一把聖潔的雪,還能登上江岸,親手觸摸那茂密的原始林。
那天,踏著江邊沒膝的積雪,當我走進高高的白樺林時,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同伴開玩笑說,在這無人區裡,你走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是人類在此留下的第一個腳印!
再往裡走,光線有些暗淡,密密的白樺與粗壯的落葉松交織在一起,像是一把把橕開的巨傘,透過重重疊疊的枝丫,只漏下了點點細碎的日影。我穿行在林中,眼前乾枯的蒿草一動也不動,只聽見自己踏在雪上的腳步聲和遠處偶然傳來的幾聲鳥鳴。這裡,樹林沒有盡頭,沒有喧鬧,沒有風,靜謐得如美麗的童話世界一般,看著潔白的雪,神秘的樹,仿佛置身於白雪公主的故鄉。
告別一片神奇,我一路盡覽興安美景,直奔東部的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龍江源相比,這裡比較空曠,更富於變化,是我國最原始、最典型、最有特點的寒溫帶水域內陸濕地類型保護區。
南瓮河的?子很『熱情』,可能是我第一次來吧!它不僅站在草叢中『迎接』,還跟著汽車足足跑了2裡地。下車後,漫步林中,突然一只野兔蹦蹦跳跳地從草叢中走出,停在路中央,四處張望,直到我們臨近,它纔不慌不忙地閃開。同行的保護區管理局胡局長很自豪,他說,這裡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現有植物442種,野生動物30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47種。
伴隨著春天的腳步,乍寒還暖的南瓮河,雪正要融化,幾十條河流發出了冰層崩裂的清脆響聲。在斜射的太陽光底下,鴛鴦回到淙淙的溪水中,白天鵝飛舞在浩淼的濕地上空,只有灰鶴佇立在靜靜的河邊,獨自表演著精彩的『春季時裝秀』……
站在高處,美麗的島狀林濕地,一覽無餘。看山溪密布,湖泊相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鳥兒扶雲而上,一樣的輕松,一樣的自在。我佩服大自然的獨具匠心,一簇簇直立在水中、在草地上的白樺林,似精致的盆景,像美麗的奇葩,競相綻放在高高的興安嶺上。
越野車過不去了,我眺望著遠方那無盡的森林,心中不禁泛出喜悅。多虧保護得早,保護得及時,否則,這片原始森林要是被破壞了,未來不敢想象,幾十億甚至上百億都無法恢復!
由於去得不是時候,在老胡眼中,南瓮河夏季最美的日出,那一輪紅日在雲霧和水氣中噴薄而出的景觀,我是看不到了。不過,在傍晚返回的途中,火紅的春霞和華美的雲朵構成的美妙景致,同樣,讓我有如在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