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為買雞蛋竟要開人流診斷書 見證28年餐桌變革
2008-10-15 15:26:2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徐日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8年前的診斷書

目前繁榮的市場

  11日,在一本書裡發現了28年前失蹤的自己人工流產診斷書後,55歲的哈市市民劉金花唏噓不已。28年前,為了給生病的兒子換5斤雞蛋,自己違心地找人開了這張診斷書,但這張診斷書還沒有派上用場就失蹤了。

  30年前,哈爾濱的副食市場還不富足,憑借育齡婦女人工流產的診斷書可以買到平價副食和細糧。『人工流產』的診斷書成了當時人們既羡慕又可望不可及的東西。

  30年來,哈市市民餐桌上的食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診斷書的故事也永遠留在了那個年代和那個年代的人講給孩子們的故事裡。

  【清苦】

  吃供應糧的日子

  1980年,劉金花27歲,兒子的出生給小兩口帶來了喜悅,但喜悅是短暫的。當時的糧食是按人定量供應的,劉金花每月有28斤糧,在工廠工作的丈夫有30斤糧。每月開工資以後,小兩口第一件事就是把供應糧先買到手,這其中有2斤大米和8斤白面。這些細糧買到家,輕易捨不得吃,只在家裡來客人或是父母兄弟來串門時,全家纔能做一頓大米飯。當時小兩口飯量也大,兩人一頓能吃一斤掛面,有時候丈夫自己就能吃5個燒餅。

  那時候除了錢,最珍貴的就是糧票。劉金花現在還保留著不少全國和全省糧票,二兩的、一斤的,平整地夾在一個固定的小本中。因為當時買一個燒餅,除了交7分錢之外,還要再交二兩糧票,買一個饅頭要5分錢,但糧票也要二兩。糧食只要省著吃總會夠用的,肉或是雞蛋就不行了,因為全家只在過年時纔會有2斤肉和5斤雞蛋吃。每年過年,劉金花總是小心翼翼地將二兩肉放進一大鍋白菜中,淡淡的肉味在清淡了一年之後吃到嘴裡還是非常香。


 

  【無奈】

  診斷能換平價副食

  1980年5月,劉金花的兒子生病了。劉金花拿著當月全家節餘的5元錢來到了市場。

  那個時候,5元錢是個不小的數字,因為他們全家月收入只有63元錢,而這些錢要贍養老人、買糧、交水電費、交孩子的托兒費。當她要買東西的時候纔發現,這5元錢想買到可心的東西還真難。

  劉金花先是來到當時位於哈市南崗區奮斗路的全市唯一一家議價糧店,發現5元錢買不到多少細糧。還是去副食商店吧,看看能不能給兒子買點好東西吃。她看著櫃臺裡的豬肉、雞蛋,很小心地問價格,得到的回答是除錢之外還需要等額的副食票,而副食票要過年纔能發呢。不要副食票的只有罐頭,可是這些罐頭價格不菲,一個小小的豬肉罐頭要近3元錢,劉金花在櫃臺前轉了半天,還是沒捨得買。

  當劉金花決定返回時再次路過雞蛋售貨櫃臺,發現有一個人交了一張診斷書,售貨員就賣給了她5斤平價雞蛋。她連忙過去詢問,原來這是一張『人工流產』診斷書。售貨員告訴她,只要有一張醫院開具的『人工流產』診斷書,就可以平價購買糖、副食了。

  【揪心】診斷書失蹤了

  隨後,劉金花來到距家較近的哈市第五醫院。婦產科的醫生告訴她,要開『人工流產』的診斷可沒那麼簡單,要帶著家裡的戶口和單位的介紹信,然後再由丈夫陪同前來纔可以。

  劉金花犯難了,單位的介紹信要怎麼樣纔能開呢?劉金花和丈夫一同來到自己的工作單位撒了個謊,單位計生委的同志在詳細問了情況以後,給他們開了一張介紹信。1980年5月6日,這張介紹信最終換來一張『人工流產』的診斷書。劉金花將這張診斷書平整地夾在書中,打算下了班就給兒子買好吃的。

  這一下午,她的心情真是好極了。可是太高興了有時候也不是好事,下班後,劉金花竟然忘記將診斷書放在哪裡。找了很久,哭了很久,也沒想起來。劉金花說,當時自己的心就像被揪了一樣疼,為了得到它,自己說了謊話,全單位的人都認為自己做人工流產在家休息,她沒法面對同志們關切的詢問。那段日子,劉金花和丈夫常常默默地坐著嘆氣。

  最終,劉金花用那5元錢給兒子買了3斤苹果。看著兒子高興地吃著苹果,劉金花心裡充滿了自責和愧疚。


 

  【偶得】含著眼淚的微笑

  今年國慶節的一天,劉金花坐在屋裡漫不經心地翻著書,等著老伴和兒子回家。一頁很舊的紙從書裡掉了出來,劉金花的眼睛頓時睜大了,她小心地把它撿起來,這就是28年前的那張原本想用來給兒子買5斤雞蛋的診斷書啊。

  劉金花眼睛濕潤了,這張珍貴的診斷書,就在眼前由清晰到模糊,再由模糊變成清晰……當晚,劉金花家裡葷菜特別多:燒雞塊、燉排骨、糖醋鯉魚,還煮了10個雞蛋,她吃得非常香。

  兒子兒媳不明白媽媽今天為什麼做這麼多的肉菜,丈夫也不知道老伴今天胃口為什麼這麼好。

  【變化】從求溫飽到為生活

  據了解,30年來,哈市糧食產品大幅增長,1998年為86.44億公斤,2006年為92.54億公斤。哈市副食供應的變化也是巨大的。據統計,1991年哈市全年豬牛羊肉總產量2.33萬噸、禽肉產量2.43萬噸、牛奶產量7.78萬噸。1999年,哈市全年肉類總產量達到40.88萬噸,其中豬、牛、羊和禽肉產量分別為20.78萬噸、7.99萬噸、0.37萬噸和11.51萬噸;禽蛋產量25.91萬噸;牛奶產量32萬噸。而2005年,哈市豬、牛、羊、禽肉產量達到20.8萬噸,比上年增長9.2%。

  30年來,哈市市民餐桌上主、副食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從『吃飽就好』變成了『吃好纔行』。 

  劉金花告訴記者說:『就在發現舊診斷書的那一瞬間,我感覺到生活發生了真實的變化。生活真的好了,就讓這張「診斷書」的故事,永遠留在我們那一輩人的記憶裡吧!』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