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 日前,全國部分省區市校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在山東威海召開,我國將對所有校車進行一次集中排查和安全檢驗,解決校車底數不清、戶籍化管理不到位的問題。13日至14日,記者對哈市中小學的校車情況進行走訪發現,公辦校及民辦公助校逐步把校車當包袱卸掉,私立校的校車也是鳳毛麟角。
公辦校把校車當包袱卸掉
哈市民辦公助校國聯中學幾年前距離市區較遠,為了學生上學放學方便,校車成為學生上學放學的重要交通工具。自從學校去年搬遷至道裡區霽虹街以後,校車這個入不敷出的包袱自然被取消。
哈市第十四中學的一位老師介紹,在2003年搬遷至新校捨之初,學校也曾經使用過校車,但由於成本問題使校車成為學校的負擔,所以學校將校車當包袱卸掉。
目前,哈市公辦學校中,只有哈市第六十九中學舉辦的民辦公助校有校車。
送子車、私家車頂替校車
在沒有校車的情況下,送子車、私家車頂了上來。每到臨近放學時間,哈市有名氣的學校門口就會有多輛接送學生的送子車在校門口等候。目前,許多家長選擇讓孩子乘坐送子車。
而還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為了接送孩子方便購買了私家車。市民趙先生說,孩子在南崗區的一所名校讀書,他買了一輛私家車,專門接送孩子。哈市像趙先生這樣為了專門接送孩子購買私家車的家庭不在少數,每到放學時,許多名校的門口就會出現堵車的現象。
專家:應改革校車運營模式
由於女兒的學校沒有校車,家長劉先生苦惱地說,開學後他為女兒聯系了多家送子車,也沒聯系到合適的。他說,如果學校有校車家長就不這麼費事了。
面對家長的苦惱,哈市一所小學的校長於秀麗建議,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組成教育集團,由撤並學校的一些高素質的老師擔任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門投一部分錢,再通過融資籌集一部分,購買校車,統一管理,為有需要校車的中小學校服務。既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懮,又解決了部分學校撤並後的人員安置問題。
哈市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教育是公益事業,在國外,校車都是由國家統一給學校購買的,而隨著哈爾濱經濟水平的逐步提高,今後發展的大趨勢是哈市公辦中小學校車都將由國家投入,由政府統一購買。
新聞鏈接:近年來,威海市實施了『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校車運營模式,即校車由政府招標、統一采購,購買校車者可獲得補貼、免繳或緩交稅費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自2002年校車開通以來,全市共發展校車600輛,所有農村中小學校都開通了校車,6年來未發生一起涉及校車導致中小學生傷亡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