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住戶半月接到40餘家裝修公司電話 個人信息被泄
2008-10-16 15:58:28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劉繼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李先生接待過的裝修公司名片

  東北網10月16日訊 購買新房本是件高興事,可哈市李先生近段時間卻一直被裝修公司的電話騷擾得苦不堪言。新房業主的信息是怎麼被這些裝修公司知道的?記者調查得知,新建小區售樓處、物業公司向裝修公司出售住戶信息賺取外快,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半月裝修電話不斷

  9月末,哈市李先生在香坊區某公寓購買的一套住房正式交付使用,在辦理入戶當天上午,李先生就莫名接到兩家裝修公司打來的電話,推薦裝修服務。從入戶當天開始,近半個月時間李先生已經接到40餘家裝修公司打來的推薦電話,其中很多家公司還是多個業務員分別撥打電話推銷業務。甚至還有些公司直接上門推銷業務,讓李先生苦不堪言。還有一些地板、櫥櫃、熱水器等裝修材料公司和家用電器公司的推薦電話每天都在『折磨』著李先生。

  住戶信息成了商品

  究竟是誰將李先生的個人信息告訴了這些裝修公司和商家的呢?李先生從事裝修生意的朋友一語道破了內幕。這位業內人士說,現在裝修公司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快速搶到裝修住戶的第一手資料成了行業競爭的重要手段。因此,一些裝修公司為了搶佔市場,不惜花高價向新樓盤的售樓處或物業公司購買住戶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第一時間搶佔該樓盤的裝修市場,贏得商機。由於此舉十分奏效,各家裝修公司甚至裝修材料公司紛紛效仿,暗中購買住戶資料,從而出現一個小區新住戶會被幾十家公司騷擾的現象。裝修公司搶購第一手住戶資料也不會花冤枉錢,即便用戶不選擇該公司的服務,該公司也可以將這些信息作為二手資料再賣給其他裝修公司。一份住戶信息最多可以轉十幾手甚至幾十手。而購買信息的費用裝修公司都會在住戶的裝修費用裡找回來。


 

  百戶信息賣千元

  14日,記者在李先生家所在的某公寓遇到了幾名裝修公司的業務員,記者稱想在他們手中購買一些住戶資料,幾個人都表示手裡有住戶信息可以出售,甚至還有其他小區的信息可以出售。一名業務員告訴記者,在裝修業一手的住戶信息是最值錢的,由於價格過高,大多都是一些大的知名裝修公司可以買到。因為裝修推銷也是先到先得,誰先推銷自己,誰的機會就加大一些。為了生存,一些小公司會低價向這些大公司索取一些信息,以便進一步挖掘市場。該業務員說,即便一手的住戶信息,也根據小區住戶的經濟實力而出現不同的價格,高檔的小區,住戶一般經濟實力都比較強,住戶的信息費就是最高的,基本上每100個住戶信息能賣2000元左右。而普通小區的住戶信息費相對低一些。還有些售樓處只賺裝修提成,免費提供信息。例如一家裝修預算在兩萬元,售樓處可以得到6%的提成,也就是一戶就能從中獲利1200元左右。

  售樓處輕松賺提成

  1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正在熱銷的哈市南崗區泰山路『冬奧村』小區。進入泰山路233號的售樓處內,記者稱是某裝修公司的業務員,希望從售樓處得到一些新住戶的個人資料和裝修信息,一名叫楊勝的負責人介紹說:『小區二期已經賣了近80%,也就是200戶左右,現在這些已售出樓盤住戶信息基本都給了兩家大裝修公司,而且我們是免費提供的,只賺裝修費的返點。也就是每戶裝修公司給住戶預算的輕工、輔料費總額的5~6%,都要作為提成返給售樓處。現在「冬奧村」二期已售樓盤的大部分裝修返點費用裝修公司都已經如約交付給我們了。』

  律師:出售業主信息屬侵權

  針對售樓處和物業公司的這種行為,記者諮詢了哈爾濱孟繁旭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據律師介紹,在住戶購買住宅時,業主和開發公司形成了合同關系,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開發公司了解了業主的個人信息,同時應當予以保密,開發公司泄露業主的個人信息,並謀取利益,造成了業主損失的情況下,開發公司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同時,業主如果因信息被泄露而造成了損失,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開發方要求索賠。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