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黑龍江打造優勢主導產業人纔高地 實力居全國前列
2008-10-17 09:14: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彥 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7日訊 不論是石油、煤炭、化工、林業、機械、生物,還是農業、軍工、建築等方面,黑龍江省都擁有大批人纔。近80萬各類科技專業人員中,有高級職稱的近10萬人,兩院院士35人。正是這支強有力的人纔隊伍,創造出來難以計量的生產力和物質財富、社會財富,推動黑龍江省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東北農大、省農科院、省林科院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工作到農家,在農業生產第一線面對面向農民傳授技術;來自省內重點高校、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與中小企業合作,幫助企業提昇技術創新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哈工大教授針對雞西煤礦機械低速重載齒輪材料及熱處理工藝的項目問題,提供了價格性能較優越的材料和工藝,並為煤機廠的設備改造提出前瞻性的建議……

  近年來,黑龍江省積極構建『人纔興安嶺』,造就農業、裝備、能源、石化、醫藥、食品等優勢主導產業人纔高地,這些產業的研發人纔、技能人纔整體實力目前在全國均位於前列。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人纔、專業化農牧業人纔、現代服務業人纔、高素質文化藝術和體育專業人纔以及經濟區域人纔隊伍建設,形成特色人纔聚集區。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昇級的要求,黑龍江省新建和調整了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專業)帶頭人梯隊,並實行了重點資助,目前,共建立梯隊278個,學科帶頭人303人,重點資助840萬元。組建碳匯經濟、生物制藥等10個博士後創新團隊,建立一批博士後產業園和農家科技園。

  加強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建設,目前發展到60個,企業博士後提出研發項目600多項,取得發明專利500多個。建立博士後產業園、博士後農家科技園和留學人員創業園,組織『專家智力行』、『博士後立項科技行』、『海外專家龍江行』等活動。建立農村實用人纔數據庫,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管理網絡。

  此外,黑龍江省大力推進以對俄為重點的國際人纔智力交流,先後與36個國家、近300個機構組織建立人纔合作關系。大豆矮稈密植、馬鈴薯標准化栽培、大果沙棘和花楸種植等一批引智成果的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創建國內區域合作新機制,鞏固與『東北三省』人纔開發合作成果,建立與『長三角』、『珠三角』、『港澳臺』等跨地區人纔交流合作。

  人纔優勢在各項事業發展建設中日益凸現。盡管如此,與發達省份相比,黑龍江省人纔仍存在總量不足、分布失衡、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投入不足流失嚴重等問題。據了解,黑龍江省公共教育投入僅佔GDP的1.4%,吸引人纔、留住人纔缺乏必要的物質保證。人纔大多流失到發達地區,尤其是高層次、關鍵技術崗位上的骨乾力量流失較多。每年考到外省院校的學生近萬人,畢業回省的不足三分之一,最近幾年甚至出現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中心科研人員集體南遷的現象。

  省委十屆五次全會提出,要把人纔資源優勢發揮好,為加快發展提供智力支橕。為此,省人事廳提出五大戰略,將造就支橕主導產業的人纔集群,按照裝備、石化、能源、醫藥、農林、食品六大優勢主導產業發展要求,通過多種措施,集聚包括領軍人纔、學術帶頭人、專業技術人纔和技能人纔在內的產業人纔隊伍,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橕和動力;培養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創新團隊,以優秀領軍人物為牽頭人,組織若乾高層次人纔形成創新團隊;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人纔隊伍,加快金融、保險等行業的人纔隊伍建設;構建區域經濟板塊特色人纔密集區,積極引導和鼓勵各類人纔到哈大齊工業走廊、東部煤電化基地、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和沿邊開放帶,創業發展;大力加強新農村人纔隊伍建設,研究制定促進新農村人纔開發的政策措施,改善農民素質結構。到2012年,全省人纔總量發展到404萬人以上,形成高中初人纔梯次配置、各類人纔相互配套,綜合實力雄厚、區域分布合理、特色優勢明顯的北疆人纔大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