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生命進入倒計時之際,100毫昇陌生人的造血乾細胞,緩緩輸入到他的體內……
通過兩省醫務人員的努力,沈陽小伙黃海軍重獲新生。
骨髓庫裡找到希望
18日下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血液內科層流室內,27歲的黃海軍氣色不錯,正用擴音器同病友小王交流著。妻子在玻璃牆外含笑看著丈夫。
黃海軍家住沈陽市蘇家屯區,今年3月,被確診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如果不移植造血乾細胞,生命將堅持不了一年時間。
黃海軍是獨子,父親早逝,因此惟一的骨髓配型希望就落到母親的身上,但基因檢測出來後,母親的基因點並不吻合。
醫生在中華骨髓庫裡海選非血緣的供者,不到一個月時間,奇跡出現了,黑龍江省一名志願者張先生的基因同黃海軍十分之九吻合,而這種幾率僅500萬分之一。
『我們聽到這個消息,先是驚喜,但馬上又愁上了,因為移植過程需要很大一筆費用。』黃海軍的妻子小陳說,『親友借遍了,錢還是不夠,黃海軍的母親又挨家請求全鄉17000多戶鄉親們捐款。』
兩省生命接力救了他
移植前,黃海軍的生命體征已出現異常,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10月6日,黃海軍進入層流室,接受化療預處理,做移植前的最後准備。13日,黑龍江省志願者張先生注射刺激因子,動員骨髓中的乾細胞釋放到血液中。
由於采集100毫昇造血乾細胞需要近2萬毫昇循環血液,張先生在哈爾濱市16日、17日連續采集了兩天。
17日14時許,造血乾細胞采集完畢,為保證質量,黑龍江省紅十字會一名醫務人員馬上將2袋新鮮乾細胞裝入保溫箱,乘飛機趕往沈陽。
盛京醫院血液內科姚鯤醫生馬上來到沈陽桃仙機場,等候救命乾細胞的到來……
當日18時許,姚鯤醫生從對方手中接過保溫箱,立即送到無菌治療室,100毫昇造血乾細胞,緩緩輸入到黃海軍的體內。
『每輸入幾滴,我的心就緊一下,生怕丈夫會出現排斥反應,大家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幸運的是,整個移植過程非常順利。』黃妻說。
20時許,此次非血緣造血乾細胞移植取得成功。
當日中午,黃海軍已能下床輕微走動了,『現在患者各項指標都很正常,但預後也很重要,防止血項出現異常。』姚鯤醫生說。
『感謝兩省的醫生,是他們救了我丈夫一命,使他在27歲的時候,重獲新生……』黃妻激動地說。
黑龍江省雞西市的志願者張先生告訴記者:『能和黃海軍骨髓型號一樣,這本身就是一個緣分,用我的乾細胞救活一個鮮活的生命,受點辛苦也不算什麼了,最高興的就是移植成功了,我希望小黃能繼續堅持下去,直到徹底康復為止,我會為他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