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 14日,發改委和衛生部聯合發布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對此,不少市民表示,希望新方案能夠真正給百姓帶來實惠。
對於『新醫改』方案,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省錢』問題。家住哈爾濱市香坊區的張大爺告訴記者,他和老伴每月的退休工資主要用於吃和穿,但是他和老伴身體不是特別好,『退休有醫保,小病不擔心,就怕生大病,一些好一點的藥,都要自己支付部分費用。』因此,對於醫改方案,張大爺滿懷期待:『當然還是希望藥品的價格能夠再次降低,讓看病更省錢。』
李先生是一名胃癌患者,同時也是參加了城鎮職工醫保的退休人員,李先生對記者說,『新醫改』方案中他最關注的就是基本藥物制度。『我在胃癌切除手術後需要接受化療,一些療效好、副作用小的藥物並沒有被納入目前的醫保基本藥物目錄。希望即將建立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能多納入一些新藥、好藥,讓我們不僅能看得起病,還能把病治好。』
新方案中對大力發展社區和農村衛生機構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提出了很多設想,同時強調『引導一般診療沈到基層』,要『通過提高報銷比例等手段,鼓勵有病先去社區醫院,實行社區首診制』。哈爾濱市不少社區醫院認為這是一個好消息。香坊區某社區醫院的醫生小趙告訴記者,其實,『社區首診制』一直在提,但受市民看病觀念、社區醫院硬件設施不夠完善等因素的影響,社區醫院的就診量一直不高,如果『社區首診制』能夠實現,對他們無疑是好消息。
一些社區醫院有關人士還認為,只要能拉開社區醫院和大醫院之間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就能吸引更多市民小病到社區、首診到社區。希望隨著『新醫改』方案的實施,現有的醫療資源會增加並分級,老百姓可根據情況挑選適合自己的醫療服務。
采訪中,一位醫生表示,這次醫改方案只是搭建了一個框架,在公立醫院改革、醫療服務方面具體怎麼改,要看各省的動作,因此醫療界仍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
解讀『新醫改』方案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
-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立足國情,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體制;堅持公平效率統一,實行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堅持統籌兼顧,把完善制度體系與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結合起來。
-總體目標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主要任務
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努力建立協調統一的醫藥衛生管理體制、高效規范的醫藥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科學合理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嚴格有效的醫藥衛生監管體制、可持續發展的醫藥衛生科技創新機制和人纔保障機制、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建立健全醫藥衛生法律制度。
-近期五項重點改革
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