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埠外企前9個月25家外企增資逾3億美元
2008-10-22 07:38:47 來源: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2日訊 落戶一年間,歐洲最大制糖企業英國BF公司投資的博天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哈兩次增資,投資總額累計增加11892.67萬美元;已連續3次增資的黑龍江亞布力雪上亞運村大酒店有限公司,投資總額由注冊之初的2869.24萬美元增到11441.6萬美元……豐厚的市場回報與增資擴股的良性互動,正在逐步提昇哈爾濱市外來投資企業的整體水平。

  來自市經濟合作促進局的資料顯示,今年1-9月,哈爾濱市共有25家外來投資企業辦理增資手續,投資總額增加58341.34萬美元,增加注冊資本36573.52萬美元,外方認繳注冊資金額增加30624.68萬美元,增資的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到位額佔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到位額的40%。

  外企增資額逐年增加

  公平的競爭環境、穩定的投資政策、良好的發展前景,使哈爾濱市的外來投資企業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近年紛紛對原有企業延長經營期限,踴躍增資擴股。2006年有28家企業辦理增資手續,投資總額增加24776.42萬美元,增加注冊資本13952.54萬美元,外方認繳注冊資金額增加13379.64萬美元;2007年有26家企業辦理增資手續,投資總額增加38307.97萬美元,增加注冊資本19424.03萬美元,外方認繳注冊資金額增加16277.88萬美元。

  從增資的外來企業性質看,獨資企業佔增資企業的比重較大,達到68.35%。從產業結構上看,增資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其中較突出的是食品、制藥和房地產業。哈爾濱天地仁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同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等圍繞哈爾濱市支柱產業發展的企業不斷增資,從側面體現出哈爾濱市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從外來投資來源地看,投資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從行業分組看,制造業、房地產業等增長較快。其中,哈爾濱福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世茂濱江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盟科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房地產開發企業增資額達12184.01萬美元。環球動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統一企業有限公司、亞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英霞實業有限公司等制造業企業增資累計達38442.07萬美元。

  今年上半年,由於外來投資迅速增加,拉動哈爾濱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超過30%,增幅已經進入15個副省級城市的第一方陣。

  外企在哈已進入高速發展期

  資本常常流向最有潛力和回報的地方。

  經過多年發展,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哈爾濱已經形成了機械制造、綠色食品、醫藥、高新技術和化工等在全國乃至國際上具有一定優勢的產業,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戰略性產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能力日趨增強。這些優勢產業、戰略性產業以及新興的動漫、軟件設計、風電裝備制造等朝陽產業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能,為投資者提供了發展新機遇。科技綜合實力居全國大中型城市第六位、人纔和智力優勢明顯的哈爾濱,在市區人口結構中,產業工人佔有較大比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42萬人,與南部地區相比,具有發展技術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產業的有利條件,為投資者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持。

  來哈投資者的信心,不僅來自哈爾濱的產業優勢、科技與人纔優勢,還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正逐步進入投資回報期的在哈外來投資企業,經過幾年的良性運作後,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對於效益的不懈追求和行業發展前景的美好預期,促使投資者以直接投資或利潤轉增資等形式擴大企業規模,搶佔市場先機。

  易主大商集團,浴火重生的『哈一百』既引進了新興商業業態,拉動道裡商圈振興,又帶來兆麟街區的全面復興;在搬遷國企原址闢建的愛建新城現已成為哈爾濱的新地標;大連毅騰、世茂濱江、大連萬達等紛至沓來的國內資本及其闢建的城市新景觀,重新勾勒了哈爾濱的城市格局。

  安商機制促外企增資擴股

  作為內陸城市,與東部沿海城市相比,哈爾濱不具有港口、交通等硬環境上的優勢,而且受寒帶氣候的影響,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企業生產運營的商務成本較高。因此要創造招商引資的比較優勢,唯一的選擇就是以軟環境建設為突破口,使投資者在這裡能拿到行業的平均利潤,甚至能得到超額利潤,願意在這裡繼續發展。

  走訪外資企業,召開現場辦公會,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高層督辦、『一把手』參與,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這種權威高效的工作機制不僅加大了部門間的協調力度,也樹立了哈爾濱對外開放的新形象,更加堅定投資者的信心。

  建立健全以『投訴有門、辦理有效、結果透明、督察到位』為主要內容的效能投訴工作長效機制,實行每戶企業專人審批、專人管理、特殊情況專會處理的『三專』服務管理形式,有關部門量身定做的服務舉措不僅密切了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也切實解決了外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

  在賓縣投資的華龍方便面項目土建動工後,因找不到合適的施工負責人而影響了項目的進度和質量,賓縣政府選派已退休的原建設局局長去為企業做施工現場負責人,全權負責項目建設,既解決了企業的困難,又大大加快了企業建設速度,使這一賓西開發區第一個入區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目標。良好的發展環境,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華龍面業集團繼投資1.2億元的方便面生產項目後,又投資1.5億元興建了飲品項目,並引進了兩個包裝項目。賓州水泥、四海集團在一期工程項目建成後,也都追加投資啟動了二期工程項目。黑龍江遠東木業有限公司落戶開發區後,又投資建設了騰達木業等三個投資超億元的大項目。

  硬手段打造軟實力,全市營造的親商、安商、富商氛圍,產生了『引進一個、帶來一串、輻射一片』的功效,在全市外來投資企業形成了市場回報與增資擴股的良性互動。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