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成交商品房數量下降 專家:『救市』不是根本
2008-10-23 16:21:4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徐祿 任清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3日訊 九月、十月一向是房地產的銷售旺季,而今年哈爾濱的樓市卻出現了『價漲量縮』現象。來自『網上房地產』的數字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周(13日至19日),我市共成交商品房437套,環比上周的745套減少308套,下降了41%。整個9月份,哈爾濱市商品房銷售2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了55.7%。

  有人說,哈爾濱的購房者進入了一個相對觀望期———持幣待購。走進歲尾,盤點哈爾濱樓市,房價會如何走下去?哈爾濱的樓市是否也要像南方一些城市那樣需要政府出手『救市』呢?

  『金九銀十』失效

  數字顯示,我市9月沒有降價樓盤,但漲幅明顯回落。9月份環比漲幅為0.5%,是1至9月份漲幅最小的月份。有關專家表示,銷售旺季本應是漲價旺季,既然銷售不旺,價格也就提不起來,說明市場沒有人氣。目前,買方、賣方仍在博弈,一線城市開發商為自保首先降價促銷。在全國大氣候下,哈爾濱很難獨善其身。

  哈爾濱搜房網的房產分析師認為,『金九』的樓市成交量令人大失所望,遠遠沒有達到去年同比的水平,而『銀十』已過去大半,此時哈爾濱商品房的成交量出現大幅減少,意味著『銀十』也提前失去了生命力。『金九銀十』神話的破滅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今年下半年,我市保持觀望的購房者數量有增無減。   『金九銀十』過了,到底什麼時候纔是買房良機?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央行對於個人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貸款政策有所松動,另外,國務院關於住房交易稅的標准也進行了下調,以支持居民購房,這是個利好消息。一方面是對民生問題的關照,另一方面,降低住房交易稅費有利於穩定房地產市場,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可以說,就政策來講對於購房者已十分有利。

  開發商  明年房價會進一步趨穩

  對於哈爾濱來說,現在的房價高不高,有沒有泡沫?樓市該不該救?

  哈爾濱市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會長、哈電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桑洪表示,由於前一段時間,國內一些城市房價由於被炒得很高,出現了泡沫,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房價出現波動,房價下跌,這是正常的。就哈爾濱的情況看,作為省會城市,哈爾濱房價一直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哈爾濱總體房價泡沫不多,並且哈爾濱樓盤主要以自住為主,投資性購房所佔比例相對較低,這些都導致房價擠壓空間相對較低。哈爾濱房價上漲主要是受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是在合理的范圍內,房價利潤空間不是很大,因此,哈爾濱的房價不會出現大起大落。與東北三省的幾個大城市比較,哈爾濱的房價不僅比沈陽和大連房價低,長春的房價也要比哈爾濱的房價高。此次18個地方政府出手救市,沈陽市也出臺了相應的救市措施,這些幾乎都是前一階段房價因過分炒作導致房價虛高的城市,哈爾濱並不在其中。對於今後一段時間按哈爾濱的房價走勢,桑洪認為,明年哈爾濱的房價會進一步趨於穩定。對於有購房需求的市民來說,持幣觀望是沒有必要的,該出手時就出手。


 

  專  家: 救市措施難以真正刺激消費

  就哈爾濱樓市的有關問題,記者采訪了我市有關房產專家,專家認為,進入2008年,曾經一路高歌猛進的房價漲幅出現回落,『價滯量縮』成為當前的標志性特征。伴隨著普遍出現的樓市低迷,一些城市政府紛紛出手救市。從目前各地所采取的救市政策看,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動用財政資金直接入市。第二類是采取稅、費減免,刺激購房需求。第三類是通過調整出地、戶型等政策來改善市場供需結構。

  專家表示,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采用何種手段,『救市』的結果都可能是『隔靴搔癢』,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首先,救市措施難以真正刺激購房消費。政府進行資金補貼和稅、費減免,單就表面上像是幫窮人買房,其實質上確是拿納稅人的錢替房地產商托市,防止房地產價格下滑。但房子作為大宗商品,政府能夠給予的補貼和稅費減免對於畸高的房價來說畢竟是杯水車薪,實際上難以解決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不足的問題。畢竟資金補貼遠不如開發商直接降價來得實惠;其次,『救市』難以有效改變消費者對房價下跌的心理預期。全國樓市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一線城市房價的下降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樓市的拐點已初現端倪,並有逐漸蔓延的趨勢,這使得市民買漲不買跌心理更為嚴重,持幣待購者越來越多。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因為擔心經濟衰退而對未來收入預期增長的悲觀,使消費者對於貸款購房的透支行為會更為審慎;其三,從已施行救市政策的城市看,市場的實際反映也難言樂觀。在各地出手救市後,房地產市場並未見起色,購房者觀望情緒依然濃厚,商品房成交量始終難以放大。

  專家認為,房價調整到絕大多數居民支付能力水平、穩定在居民改善住房的經濟預期上,房地產市場纔有可能保持持續、健康發展。

  市  民:直接降價更實惠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市樓市依然呈現低迷狀態,政府尚未出臺任何救市措施,開發商也沒有像南方一些城市那樣打折促銷,市民持幣觀望氣氛依然濃厚,買賣雙方處於僵持狀態。對於該不該救市,各方都有各自的看法。

  據了解,各地政府熱情的救市舉措,無疑受到了開發商的歡迎,但不少購房者對此提出質疑。國內一門戶網站發起的『房地產救市』的調查已有近20萬人參加,其中,84.72%的網友反對『救市』,77.03%的網友認為最近兩年房價仍會下跌,88%的網友認為如果救市,地產商獲益最大。采訪中,有不少市民表示,政府的錢是應該花在為民服務和公共建設上的,不該拿來救市。與其這樣補貼,不如直接把房價降下來更實惠。而更多的市民對政府為什麼要救樓市表示『不理解』,在一些人看來,如果不去救樓市,房價就會持續下跌,那樣老百姓就可以買得起房子了。但房產專家解釋說,如果不去救樓市,房地產一旦出現問題,資金鏈斷裂,容易引起銀行金融安全,同時,房地產業與鋼鐵、建材、機械、家電等多個上下游行業關系密切,房地產下降太快會加速我國經濟下滑。政府出臺政策,支持百姓購房,並不是為了去救房價。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