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訊 按傳統習俗,辦婚事主要是男方的事兒,從准備房子到置辦家具,從張羅車馬到舉辦婚宴,都是男方家出錢出力,女方家只要准備一些家電、衣被即可。隨著時代變遷,尤其是獨生子女一族進入結婚高峰期,這種以男方為主角的結婚方式發生了改變,男女雙方共同承擔結婚花銷並且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成為普遍現象。據哈爾濱市公證處統計:僅今年以來,就有近百對年輕人在他們這裡辦理了婚前財產公證,從公證內容看,男女雙方婚前財產的支出基本平分。
25歲的劉先生和24歲的萬女士日前舉行了結婚典禮。據了解,雙方對結婚花銷是這樣約定的:由雙方父母共同幫助支付貸款買房首付的9.6萬元,貸款的20萬元由新人婚後共同償還。此外,男方負責室內裝修,女方則負責添置所有家電、家具和日用品。婚前一個月,二人到公證處進行了婚前財產公證。
劉先生介紹,像他們這樣結婚平分花銷並且『明算賬』的『80後』新人並不在少數,他也是借鑒了朋友的『成功經驗』。他說,平分結婚支出不僅有利於減輕男方家庭負擔,而且有利於夫妻未來的平等相處。以前男方『一家包』的結婚方式已經過時了。萬女士說,自己是家裡的獨生女,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女兒結婚,父母主動要求承擔一半開銷,覺得這樣更安心,女兒婚後生活中更『仗義』。
其實,選擇劉先生這樣結婚方式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記者在市公證處了解到,今年,僅該單位就為近百對『80後』新人辦理了婚前財產公證業務。在這些公證業務中,新人們除互相約定婚前各自名下的房產、股票、債券歸個人所有,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外,還有的更加細致地對一些動產諸如彩電、冰箱等也進行了公證。而從這些被公證的財產中可以看出,男女雙方在結婚支出上基本均攤。
這種做法得到市民的普遍認可。社會學專家分析,『80後』新人多為獨生子女,且受過高等教育,法律意識和獨立意識都很強。在這個基礎上,男女平等出資、公開處理婚前財產、婚後共同承擔貸款的做法,體現了社會進步和文明進步,也可以促進將來夫妻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和諧相處,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