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訊 省環境保護廳堅持把做好『規定動作』與創新『自選動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挖掘利用學習資源,探索管用見效的學習培訓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學習調研階段各項工作的開展。
一、精心組織,強化理論學習。為在較短時間內使學習培訓的效果最大化,采取三種學習培訓形式來強化理論學習:一是廳領導帶頭宣講,由廳黨組幾位領導同志分別圍繞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學習實踐活動與環境保護工作的結合以及解決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的觀念作風問題進行專題輔導。二是以支部為單位組織開展讀書活動,每周集中兩個半天學習有關科學發展觀的論述、文件選編和政策法規,在學習筆記、撰寫心得體會方面提出硬性要求,並開設了科學發展觀知識圖版和網上專欄用以交流。三是安排各處(室)和直屬單位領導交流體會,組織全體黨員乾部聽評打分,既督促了交流人員認真學習准備,也使其他同志得到學習提高,實現了學講互動、相得益彰。
二、加強探索,優化培訓形式。創新『自選動作』,加大思想解放和更新觀念力度。一是將機關部分同志的思想反映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收集起來,請專家有針對性地進行宣講輔導,增強了培訓效果。二是組織全體黨員乾部到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7•31』遺址參觀,體會改革開放成果和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強化學習意識,增強做好工作的緊迫感。三是組織全體黨員乾部進行為期5天的集中培訓,研究探討推進環保事業科學發展問題。四是開展『我為龍江環保事業科學發展建言獻策』活動,引導機關全體黨員集思廣益,把學習實踐活動落在真想真抓真乾上。
三、立足實際,轉化學習成果。本著學習是前提、實踐是根本的原則,著力引導學習培訓成果轉化。一是轉化為理論認識收獲。通過學習培訓引導全體黨員乾部認識到,科學發展觀既是宏觀指導理論,也是具體的引航燈塔,只有切實做到入腦入心、學精學透,纔能開拓視野,擺脫狹隘、片面看待問題的局限,與時俱進地解放思想。二是轉化為良好的思想作風。端正思想態度和工作作風,較好地解決了部分同志身上存在的懶、散、松、慢、浮、躁、冷等方面問題,有效引導大家樹立勤於思考、勇於創新、注重細節、善於團結、自覺約束、勤勉工作、服務熱情、注重效率的意識和作風。三是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對策與方法。圍繞環境建設、節能減排、環境執法監察、環保人纔隊伍建設和生態省建設等問題深入調研、認真思考,初步提出了比較可行的對策措施,形成了人人肩頭有重擔、上下協力促發展的局面,推動了環保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