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三大打工糾紛引起關注 專家提醒提防黑工陷阱
2008-10-24 15:42:3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娜 耿新 董艷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4日訊 自從推出『打擊黑工,幫你維權』活動以來,維權熱線陸續接到了百餘名打工者的投訴和諮詢電話,訴說他們在打工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媒體與各級勞動部門聯動,連日來已為六十多名打工者討回血汗錢,其餘的投訴電話也將分別轉至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的勞動部門。

  據維權熱線的統計,這些勞動糾紛集中於三大方面,包括拖欠工資、違規收取抵押金、勞動者工傷認定難等,其中拖欠工資的佔到了一半以上。在此,勞動部門專家、律師提示打工者,如何依照《勞動合同法》抵制黑工陷阱。

  證明勞動關系,自己留合同

  齊春在哈爾濱市一家企業打工,被拖欠了4個月工資。當初他來到企業打工時,企業與他簽訂了勞動合同,但小齊並沒有向企業索要合同,簽了一份『無效合同』。

  孟繁旭律師事務所姜蕊律師稱,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一式兩份,企業不給員工合同屬於違法行為。但員工自己也應增強維權意識,主動索要屬於自己的一份。同時,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對於合同的內容,諸如工作崗位、工資規定等應仔細審讀,不要拿過來就簽。比如有一家用人單位口頭許諾每月2000元工資,但合同上規定:基本工資為1000元錢,其餘部分為根據公司效益提成,實際工作中企業常以效益差為借口,令員工工資『縮水』。再如,招聘啟事上寫的是銷售主管,但合同上含混地寫成『銷售工作』,打工者上崗時纔發現是業務員。

  被強收押金,須索抵押票據

  在維權熱線接到的投訴中,有的企業抵押打工者的身份證,更有的強收抵押金,並美其名曰『培訓費』。高級理發師張政受聘於道裡區東風街一家發廊,上崗時發廊經理表示,要收取員工的抵押金,每個月從工資裡扣100元錢,目前已被扣了700元錢。張政對此有異議時,經理又說收的是『培訓費』。

  勞動部門工作人員和律師表示,企業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求員工交納抵押金,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在通常情況下,培訓費用應該由企業承擔,特殊情況下,企業應與受培訓員工協商。假如打工者被強收抵押金,要注意搜集證據,一定索要注明『抵押』字樣的收據,以利於自己維權。

  做工傷認定,不必苦苦等待

  在工作中遇到傷害,也是打工者時常碰到的事。一市民向記者反映,親屬白成前不久在松北區金潤塑鋼鋁門窗廠打工,打工過程中拇指受傷,肌腱斷裂。事故發生後,該企業經理立即將白成送往醫院治療。但讓傷者家人擔心的是,拇指受傷如果留下後遺癥該怎麼辦?所以白成希望去做工傷鑒定,一旦出現問題可以找企業討個說法。可讓白成感到困惑的是,工傷認定的程序該如何履行?沒有企業方面的參與是否也能做工傷認定?

  很多打工者都遇到了同樣問題。專家提示,在企業打工過程中出現事故,自出現事故之日起,打工者可以直接到勞動部門請求做工傷認定。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