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趙尚志將軍誕辰100周年紀念日 烈士顱骨安葬故裡
2008-10-27 14:03:2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寒冰 王辛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7日訊 26日是抗日英雄趙尚志將軍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在遼寧省朝陽市趙尚志烈士陵園,趙尚志的親屬和來自哈爾濱的抗聯老戰士以及抗聯英雄的後代100餘人,向安葬了趙尚志頭顱的墓室鞠躬表達深切懷念。本報記者 劉陽洋攝

  東北網10月27日訊 25日,趙尚志烈士顱骨安葬儀式在他的家鄉遼寧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舉行,在當地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讓英雄魂歸故裡,是家鄉父老的殷切願望。

  烈士顱骨回歸朝陽

  建在朝陽縣尚志鄉的趙尚志烈士陵園,大門背面有這樣一副對聯:身隱松花滋黑土 頭安龍脈燦朝陽。

  『燦朝陽』三個字,似乎昭示著,讓英雄魂歸故裡,並以此為契機,將英雄的精神發揚光大,使英雄故裡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24日,朝陽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朝陽人民會堂舉行,代縣長曹以民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創立紅色旅游品牌,完成趙尚志烈士陵園、故居建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朝陽民眾也十分重視這次『機遇』。市民郭先生告訴記者,『有一次《同一首歌》在雲南玉溪演出,主持人在臺上提了好多次「聶耳」。我當時就想,我們朝陽有趙尚志啊,可為什麼沒有人提。說趙尚志人們都知道,卻少有人知道他的家鄉在朝陽。』郭先生對此耿耿於懷。當得知趙尚志顱骨定下來要葬在朝陽後,他感到十分欣慰。

  據了解,目前尚志紅色旅游區規劃設計工作即將啟動。遼寧省建設廳還表示,『不僅要把尚志鄉列入遼寧省一百個中心試點鎮以內,而且要排在一百個中心試點鎮的第一位,給以相應的支持。』


   英雄精神光耀故裡

  雷鳳祥現任朝陽縣縣長助理、尚志鄉黨委書記。但在他自己印的名片上,『朝陽市趙尚志研究會秘書長』被寫在了最上頭的位置———這是他最重視的職務。

  1993年4月,時年31歲的雷鳳祥當上了朝陽縣王倫溝鄉的黨委書記。在工作中,他更多地了解到許多趙家和趙尚志的故事。雷鳳祥感到,宣傳尚志精神,對地方發展非常重要。他在任期間,幾乎將『尚志』兩個字發展為『品牌』。記者在尚志鄉裡看到,這裡有『尚志橋』、『尚志柳』等一系列以尚志命名的景觀。

  不僅如此,雷鳳祥當年還提出,將王倫溝鄉更名為尚志鄉。『但因為城鄉名字不能用人名,所以更名希望渺茫』,頂著很多困難,雷鳳祥硬是為此事跑了4年,最終以鄉政府與所在地村名不符為由,經省政府批准,改名為尚志鄉。1994年10月26日,趙尚志誕辰86周年的時候,雷鳳祥主持建設的『尚志希望小學』竣工,是遼寧省第一所以英烈名字命名的學校。

  朝陽縣並不是富縣,而上面的這一系列工作,沒有一項不需要用錢。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對於這筆不小的開支,朝陽縣政府盡了相當大的力量只拿出了100多萬元。

  在雷鳳祥那裡,有一張『欠款單』,在同學、同事、朋友和親屬等不同稱謂的下方,分別注上了22萬、10萬、5萬、4萬、3萬、1萬等不同的數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自己名字的下面寫的是『個人工資抵押貸款30萬元』。『這些錢都是需要我去還的。』雷鳳祥說。

 

  顱骨安葬牽動人心

  10月初,雷鳳祥剛進行了央視《百家講壇》的錄制,講座內容,是一共三期的《趙尚志》。即便節目可能要排到明年纔能播出,雷鳳祥仍然感到興奮:『趙尚志的顱骨已經「回來了」,宣傳工作一定要配合上!』

  事實上,雷鳳祥正是爭取趙尚志顱骨的一個關鍵人物。

  2004年,趙尚志的顱骨被發現後,朝陽市、縣各級領導高度重視,迅速成立了『爭取趙尚志頭骨回歸朝陽安葬領導小組』,雷鳳祥任組長。自此,他更加積極地與趙尚志的親屬、老戰友、及史學家接觸,用實際行動贏得他們的支持。 

  據趙尚文老人回憶,三哥趙尚志是父親趙子馥一生最大的驕傲。父親臨終前曾立下遺言:『我死後碑上什麼也不要寫,就寫趙尚志之父趙子馥之墓。』為了了卻父親的心願,1997年,趙尚文與外甥李龍商議,准備將父母的骨灰送回老家安葬。 

  尚志鄉黨委和政府得知後馬上行動,在趙子馥的墓旁,為趙尚志立下影墳和墓碑。也正是在雷鳳祥等人的努力下,趙尚文離開居住了幾十年的哈爾濱,帶著經過公安部鑒定認證的趙尚志頭骨回到家鄉,定居朝陽。2006年12月8日,在胡錦濤總書記的批示下,黨中央決定將趙尚志將軍的顱骨安葬在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

  雷鳳祥不止一次地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說過,在爭取趙尚志頭骨回歸問題上,他的原則是『不顧一切,不留後路』。因為雷鳳祥知道,趙尚志所留下的,是無價的精神財富,寶貴的創業資源。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