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七臺河改善城鄉環境 用"金剪刀"裁出靚麗新裝
2008-10-28 10:34:2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建新 陳寶 呂天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8日訊 高低錯落流線變化的綠色長廊,綠地映襯花擺葉搖的荷塘,平整潔淨的通村公路,白牆紅瓦的農家新房……年初以來,七臺河市以全面改善城鄉環境、努力建設適宜人居的美好家園和國家級園林城市為主要目標,開展了城鄉環境治理年活動。無論在社區還是在鄉村,人們都真切地感受到:七臺河綠了、美了、亮了,更有文化品位了。城鄉環境治理活動像一把『金剪刀』,為七臺河城鄉裁出靚麗新裝。

  大手筆規劃高起點運作

  實現城鄉環境綠化、亮化、美化、有文化,關鍵在於有一個好規劃。這是市委書記杜吉明的明確要求。在這個方針指導下,以10萬綠樹進城市、10萬綠樹進礦山為載體的造綠活動拉開了城鄉環境治理年活動的帷幕。他們對上爭取資金300萬元,對仙洞山公園裸露山體進行植被恢復;通過招商引資續建了位於市區的桃山水庫壩下百頃綠地;公開招投標綠化了依寶公路、七樺公路。今年僅綠化一項這個市就投入5000餘萬元。一個以生態性與觀賞性為一體、以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全方位跳躍式的造綠工程讓七臺河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黨員乾部帶動制度措施推動

  在城鄉環境治理活動的第一線,經常可以見到從市到鄉村各級黨員乾部的身影。在黨員乾部的帶動作用下,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群眾參加城鄉環境治理活動的積極性。這個市建立了雙責制、督查制、問責制、考評制、獎懲制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活動實行季度考評通報,其中有環境衛生專項考評排名、村容村貌專項治理考評排名等。這些制度有效地制定和嚴格執行,對於城鄉環境治理活動起到推動保障作用。

  說服教育引導依法規范治理

  在城鄉環境治理中最大的難點就是佔道物的清理和違章建築的拆除。在勃利縣小五站鎮駝腰子村,一些農戶門前的柴草垛木料堆,嚴重影響修路和綠化的施工。鎮領導發動黨員和村乾部做自己親屬的工作,先在一條街上搞起了示范建設。幾天下來,巷路平整乾淨了,每戶門前都有拱起的小橋,整齊的排水溝旁邊栽上了花草。一些村民開始主動清理自家門前柴草垛,有的村民還找到村支書問啥時纔能修到自家的門前。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駝腰子村僅用1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當年的治理規劃。

  在城區環境治理中,難啃的骨頭就是水庫兩岸一級保護區內非工業違章建築拆除。以往的環境整治中,也說要拆除這些違章建築,但實際上非但沒有拆除,一些新的違章建築又悄然興起,這次真能拆除嗎?全市人民盼望著。7月7日,市委、市政府發布拆除桃山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北岸)內違法建築的通告;7月8日,鹿山優質煤有限責任公司桃山水庫北岸接待中心拆除;7月16日,桃山水庫北岸原七煤公司租賃站接待中心拆除……違章建築拆除了,治理城鄉環境的信心在人們的心中樹立起來了。

  探索多元投資實施共駐共建

  搞好城鄉環境治理,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是關鍵。在城鄉環境治理活動的實踐中,七臺河市探索出了『對上爭取一點、政府投一點、社會籌一點、集體出一點、共建幫一點』的『五點投入』模式。同時組織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轄區的環境治理,開展共駐共建活動。桃山區多方組織力量投入近800萬元修建安和路、冬雪路、廣順街、廣平街等近郊主乾路,徹底解決了近4000戶平房區居民的出行問題。其中七煤公司為修建廣順街投資230萬元。桃北街道轄區內有省直市直企事業單位220家,各類營業場所2623家。他們充分調動資源,積極開展『門前三包』活動,組織臨街的單位共擺放盆花26500餘盆,成為中心城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治理成果

  隨著城鄉環境整治活動的不斷深入,七臺河市的各區、縣、各村屯在建立長效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城區主要實行公辦環衛和民辦環衛兩種模式。民辦環衛,就是把一個轄區內的衛生清理工作通過招標的方式,委托中標者經營管理。管理費用由政府投一點、居民出一點的方式以工資形式按每月履行合同情況支付給中標者。同時他們還組織享受低保人員組成衛生環境監察小分隊,對轄區內的環境衛生、綠化等情況予以監督。在鄉村主要有民辦環衛和互助式環衛兩種模式。互助式環衛,就是以每條街為單位,像小學生值日那樣,每天由一家出勞力,清掃這條街上的垃圾,並運到指定的垃圾點由村裡統一運往垃圾場。同時他們還建立村乾部和黨員分片包街責任制,保證村屯的衛生綠化不留死角死面。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