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訊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全文如下:
我省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是一個無法回避、不能回避的現實。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正在向快車道邁進,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怎麼纔能好起來快起來,靠什麼好靠什麼快?黑龍江的發展之路怎麼走,怎樣纔能越走越寬越走越暢?答案已經明晰,那就是把科技進步、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主要依靠物質投入推動經濟增長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並將其放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八個著力點之首。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既是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我省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必由之路。如果我們不能從資源型的發展道路上走出來,不能真正地走上依靠新的科學技術發展的道路,我們就不敢說能真正走出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局面。
今年以來,圍繞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我省在科技進步、科技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相繼出臺了《黑龍江省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近日省政府又討論並原則通過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若乾意見》;先後與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了會商制度,分別簽訂了合作會商制度議定書;舉行兩次規模較大的項目論證會,謀劃和篩選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帶動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這些工作,很多都是基礎性的,為我省新一輪的經濟發展積聚力量,奠定基礎。
我省科技實力比較雄厚,科技創新有一定的基礎和優勢,但由於科技體制綜合改革不到位,科技創新機構不夠健全,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不健全,科技人員創新激勵機制不健全,科技創新表彰機制不健全,各種科技資源整合不夠,我省的科技實力和優勢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科技作為獨立的生產力因素,是撬動經濟發展的杠杆。創新就是要改變現狀,就是要不斷突破,創新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要使科學技術更快更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還在於科技經營能力的提高,在於管理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必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產學研結合;必須加快科技園區建設,打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地;必須建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必須培育和引進領軍人纔,打造科技創新團隊;必須建立和完善保障機制,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2008年,是我省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方向就在新項目、新產業、新技術、新體制,目標就是向科技要產品、要產業、要速度、要效益。現在是高科技時代,新的科學技術不斷湧現,新的產業不斷產生,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路,不能再囿於成規,不能再錯失良機。要進一步增強依靠科技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為目標,加強組織協調,完善投資機制,建立服務體系,加大扶持力度,切實把科技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轉化為支橕黑龍江更好更快發展的新產業,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黑龍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