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高新產業破解發展瓶頸 迎來清障之旅
2008-10-29 14:20: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宇清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9日訊 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是經濟發展的永恆主題,是保持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於黑龍江省這樣一個老工業基地來說,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工業產業格局。

  黑龍江省在發展新材料產業和生物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科技實力雄厚,產業基礎紮實,政策措施優惠。當前,黑龍江省已將新材料產業和生物產業作為加快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正在積極建設鋁鎂合金材料、硅基材料、鈦合金材料三個科技產業基地,著重在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等五大領域發展生物產業。

  2007年黑龍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64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30.3%。為了能讓這組數字實現更快的增長,從春到秋,黑龍江省相繼出臺了《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近期省政府又原則通過了《關於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若乾意見》,這些文件為破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遭遇的瓶頸問題提供了一系列的資金保障、人纔保障和技術攻關保障政策,而這一切也將令黑龍江省的高新技術產業迎來一次全新的清障之旅。

  障礙1:科研項目孵化難尋基地

  東北農大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劉忠華2006年實現了我國首例采用成體體細胞克隆東北民豬的突破,並且現在克隆豬已與普通公豬配種,成功地生下了小寶寶。而實現這些成果的背後劉忠華和他的團隊付出了相當艱辛的勞動。一度因為沒有實驗基地,這位旅美歸來的博士後不得不帶領自己的團隊親自購豬、養豬。那段時間,他和課題組的成員不得不一邊做胚胎實驗,一邊照顧買來做實驗的豬。盡管大家盡了力,但實驗還是因為豬的生長條件不達標而以失敗收場。後來,一家養豬企業與課題組合作,沒了後顧之懮,克隆豬的實驗纔一舉成功。

  劉忠華博士培育的全國首例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

  克隆技術的研究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它也需要穩定的實驗基地。如果想令實驗基地具有穩定性,就必須由政府出面,這是劉忠華的觀點。劉忠華說,企業始終是要以追逐利潤為目標的,某些尚不能到達應用階段的基礎研究或許很難引發他們的興趣。唯有保證了實驗基地的穩定性,纔能保證我們的科研工作可以長久地做下去。國外一般都是由一個大公司來做這種實驗基地,公司可以自負盈虧,能夠將一部分資金用於科研,同時有了新成果時推出更新換代產品。但是在黑龍江,目前還沒有能達到這種水准的企業。克隆技術研究是在為未來存錢,如果別人做成了這塊產業,我們就很難分得這塊蛋糕了,所以解決實驗基地的問題真的是當務之急。

  清障辦法:新建整合基地

  省發改委副巡視員韓立華說,黑龍江省第一次編制了生物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規劃的總體目標就是要形成兩個國內基地,建設一個世界中心,逐步形成以疫苗、診斷試劑、中藥開發為主的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以農業良種培育為主的國內生物產業基地,建設成世界經濟動植物產業中心。

  韓立華還告訴記者,近期在江北利民開發區就有一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揭牌。基地由政府管理,為企業入駐提供服務,既不是政府包辦,也不是單一的企業行為。基地中將搭建一系列的公共服務平臺,構建重點實驗室,建設技術研發中心,讓科研成果在這裡實現孵化、中試等一系列過程。當然基地不一定就要新建,也可以整合現有的資源。


 

  障礙2:新材料發展存在三大缺口

  黑龍江省新材料領域具有一定的特色與優勢,一是生產新材料及其制品的自然資源具有壟斷性,如石墨儲量全國第一,近40多種礦藏儲量位居全國前十位;二是在某些材料加工技術上全國領先,承擔了國防工業和重工業中的重要角色,如鋁鎂合金加工技術、特種陶瓷材料制備技術、特種焊接材料制備技術都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截至2006年底,黑龍江省共有新材料領域企業232家,佔全部高新技術企業的15%。2006年,新材料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458.9億元,佔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的27.38%,同比增長23.71%,實現工業總產值457.6億元,佔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最大,為28%。

  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努力提高新材料產業競爭力。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黑龍江省正在積極建設鋁鎂合金材料、硅基材料、鈦合金材料3個科技產業基地。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鋁鎂合金基地,到2010年鋁鎂合金基地的年產值將達到100億。

  東安集團鍛鑄公司是唯一一家國防科工委定點的大型鋁鎂合金鑄件研制和生產基地,公司在大型鎂鋁合金鑄件的研制已有近60年的歷史,在鎂合金熔煉充型防燃、細孔鑄造、大型復雜鎂鋁合金鑄造等技術在國內同行業處於領先水平。該公司的總工程師解維生告訴記者,鎂鋁合金鑄件因其強度大、重量輕的特點主要用於航空航天領域。並且目前航空、航天、電子、船舶、汽車等行業都在大力推廣使用鎂鋁合金,需求量很大。2008年公司的銷售額將達到3.5億,預計到2010年年銷售額將達到10億。但是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難題,雖然公司產品在國內屬於領先水平,但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許多技術難題目前還難以破解,這需要強有力的人纔支持和資金支持。此外,生產線的設備雖已部分更新,但還有一些配備設施跟不上生產的需要。解維生將這些困難歸納為:資金缺口、人纔缺口和硬件缺口。

  清障方法:多渠道多方式為科技籌款

  在原則通過的《關於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若乾意見》中提到,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優先予以資金支持和政策傾斜,適時組織專家開展技術諮詢。省內銀行類金融機構對本省科技企業貸款年遞增率20%以上,作為省政府每年實施獎勵的重要考評因素。在人纔激勵機制上,允許科技人員提取完成所承擔的省級科技開發類項目經費的10%作為勞務費和獎勵。

  障礙3:成果變產品隔著厚壁

  東北農業大學的向文勝老師研發了一種抗寄生蟲藥物,這種藥物一年的銷售額是十幾億美金。然而,這項科研成果在落戶時卻被外省的一家企業搶走。而事實上,在制藥環境上,黑龍江還佔據著極大的地緣優勢。只不過,我們目前尚未達成科研優勢與地緣優勢的聯姻。

  2005年,向文勝研發的一種抗寄生蟲藥物走到了生產階段。而那個時候,我國的驅寄生蟲藥生產品種少,極具發展空間。並且,從國際的發展趨勢來看,獸用化藥中銷量第一的也是寄生蟲藥。於是,他滿懷期望地向黑龍江的企業投出了橄欖枝。然而,遺憾的是黑龍江的企業大多對新成果不是很敏感。那會兒黑龍江的藥企更渴望生產一些市場銷量比較成熟的藥物,並且當時黑龍江專門生產獸藥和農藥的企業也不多,因而這項科研成果最終未能在黑龍江落戶。

  浙江的一家企業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生產了這種抗寄生蟲藥物的原藥。但是這家企業也只賺到了生產原藥的錢,原藥又被出口國外制成制劑銷售,而此時的制劑又比原藥貴了十多倍。目前,這種藥物一年的銷售額已達到了十幾億美金。十幾億美金是個什麼概念呢?據資料顯示,2005年全國共有獸藥企業2600多家,產品品種300多種,總銷售額纔180億人民幣左右。而這十幾億美金幾乎佔據了我國獸藥銷售額的半壁江山。

  當然,這對於黑龍江的藥企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筆損失。據向文勝介紹,黑龍江有很好的制藥條件,這裡是大豆、玉米、土豆的主產地,而制藥常用的原材料就是豆粕、玉米粉和淀粉,許多南方的藥廠都要從黑龍江訂購制藥的原材料。並且黑龍江氣溫偏低,氣候乾燥,特別適於制藥。而生物制藥又是一個高利潤行業,如果黑龍江的藥企能將眼光落在這個朝陽產業上,定會有一番大作為。

  清障方法:政策保障拓出綠色通道

  此次原則通過的《關於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若乾意見》為科技成果的轉化制定了多項激勵機制,從2009年開始,省政府安排或增加資金重點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施省科技產業『211工程』和重大科技專項,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確保黑龍江省經濟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省級各類專項資金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要給予優先立項。此外,在充分利用現有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基礎上,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信息資源整合、構建以省級市場為核心、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成果交易體系。省科技網站和省科技成果交易市場要將知識產權信息優先納入和優先交易,並逐步建設和完善服務於支柱產業、重點行業和企業集團的服務終端。


 

  生物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

  經過多年培育,黑龍江省生物產業呈現出增長速度加快的良好勢頭。生物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知名企業和生物產品不斷湧現,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制造等生物產業初步形成,生物產業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

  黑龍江省生物制品一廠的生產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對不免疫蛋進行注毒。記者郭俊峰攝

  要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環保五大領域,加強生物資源保護、生物安全管理和生物產業服務三大服務體系建設,組織實施疫苗診斷試劑和新藥、現代中藥、生物育種、綠色農業生物產品、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微生物制造七大專項,依靠發展政策和重大項目兩大支橕,全力推進生物產業發展,在競爭中搶佔制高點。

  力爭到2010年,生物產業總產值超過800億元,增加值佔全省GDP的2%以上;到2020年,生物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的5%以上。

  新材料產業黑龍江省新興高新支柱產業

  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實施六大科技專項,努力提高新材料產業競爭力。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黑龍江省正在積極建設鋁鎂合金材料、硅基材料、鈦合金材料三個科技產業基地。實現黑龍江省『十一五』乃至到2012年新材料產業發展目標,逐漸使新材料產業成為黑龍江省的新興高新技術支柱產業。

  鋁鎂合金鑄造生產線。

  新材料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和先導,截至2006年底,黑龍江省新材料領域企業232家,佔全部高新技術企業的15%。2006年,新材料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為458.9億元,佔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的27.38%,實現工業總產值457.6億元,佔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最大,為28%。

  供外腦發展戰略產業供需兩旺

  10月27日,在省政府舉辦的『中國海外學人黑龍江新材料開發、生物技術專題洽談會』上,來自黑龍江省百餘家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人員紛紛趕來,與留學美國、加拿大、日本、新西蘭等國的海外英纔交流洽談,尋求黑龍江省開發新材料和發展生物技術的新技術、新項目和新理念,當天雙方共達成數十個合作意向。

  自由洽談剛一開始,美中經貿集團國際部總經理張孟瑜的身邊就聚集了黑龍江省高校和企業的『淘金者』。張孟瑜帶來的項目是目前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的高性能新材料碳纖維的應用及市場拓展,他說,碳纖維的重量是鋼材的1/5,不僅重量輕,還可通過技術手段滿足高強度的各種類型構件,可用作制造飛機部件、航天器部件、高性能轎車、風力發電等很多領域。而他的工作就是為我國企業從歐美進口碳纖維原料,並為歐美企業在我國尋找生產制造渠道和采購其所需產品。

  與張孟瑜相談甚久的黑龍江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學院教授白續鐸說:『和張總交流,讓我了解了國際碳纖維材料發展的前沿技術。現在我們正在和哈爾濱一家科技公司合作生產碳纖維增強材料,明年產品將投放市場。這回與張總聯系上了,今後遇到技術和市場等方面的問題肯定少不了向他諮詢。』

  記者發現,在本屆洽談會上,外省海外學人的比例較往屆有所增加。一些參加過往屆海外學人洽談會的留學生在黑龍江省立業後,又帶著新的項目參加了本屆洽談會。從哈工大走出去的趙繪留美歸國,2005年參加黑龍江省舉辦的中國海外學人洽談會後,在大慶建廠,他研發的新型農業生物肥料目前已經在黑土地上創造效益了。去年,他生產的生物肥料增效劑,在大慶13萬畝高標准農田和省農墾總局11個農場使用,使玉米畝增產10.6%,水稻畝增產8.8%。趙繪說,這項生物技術是他從國外引進後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他希望這項技術可以在家鄉開花結果。這回參會,趙繪帶回來的『天冬氨酸短?螯合鈣』,同樣受到哈藥集團等生物制藥企業的青睞。

  『當前,黑龍江省已將新材料產業和生物產業作為加快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正在積極建設鋁鎂合金材料、硅基材料、鈦合金材料三個科技產業基地,著重在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等五大領域發展生物產業。』據省政府副秘書長楊愛武介紹,黑龍江省在發展新材料產業和生物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科技實力雄厚,產業基礎紮實,政策措施優惠。圍繞省委、省政府發展這兩大產業的戰略需求,此次專題洽談會邀請了50餘位新材料開發和生物技術領域的高層次海外學人,搭建了技術交流合作平臺,為轉變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昇級,建設創新龍江提供了技術和智力支橕。

  技術人員在哈爾濱一科技園演示一種高純度玻璃皮膜技術應用。這種材料可廣泛應用於汽車外漆、船艦、鋼琴及高檔家具及不鏽鋼物體的表層。新華社記者周確攝

  『合成橡膠常溫下柔軟耐磨、零度以下堅硬如鐵』的技術應用於輪胎制造,能提高冬夏兩季高速行車的可操控性與安全性。新華社記者周確攝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