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群力新區運華廣場院牆外髒亂不堪已8年
2008-10-29 15:51:5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9日訊 連日來,『身邊垃圾搜索行動』陸續接到來自同一個小區居民的舉報,他們反映,道裡區運華廣場小區院牆外有一處『規模宏大』的垃圾山,這座垃圾山『長勢驚人』,現在已經高過了院牆……記者統計一下,一共有13條這樣的舉報信息,居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快速行動,搬走這座垃圾山。28日一早,記者與哈爾濱市環衛辦業務科相關人員找到了這座垃圾山。

  『千噸垃圾山』殺風景

  垃圾山位於運華廣場臨近康安路通往群力新區一側的院牆外。站在康安橋上,眼前是高樓林立的居民小區,樓頂上有『運華廣場』四個金色大字,院牆內一座佔地近千平方米的大煤堆也被防塵設施包裹著,小區的環境看上去十分整潔。

  記者丁毅攝

  與院牆內整潔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院牆外與康安橋之間的一座大垃圾山。從東至西,垃圾山長達100多米,高約5米,堆放著建築殘土、建築礫石、爐灰、磚頭瓦塊和部分生活垃圾等。由於垃圾山越來越大,大有越過院牆之勢,運華廣場北側院牆的兩個大鐵門已經上鎖『防守』,防止垃圾山『跨界』。記者看到,在西側大門處有一堆垃圾上已經長滿枯黃的蒿草,大門外還堆放著兩三層沙袋,以防雨後生活垃圾的污水倒灌。

  據哈爾濱市環衛辦現場督辦人員估算,這座垃圾山的垃圾量至少也有上千噸。

  提起垃圾山居民就有氣

  說起這座高高的垃圾山,住在附近小區的居民馬亮說,『自從2001年運華廣場開始進戶後,這裡就慢慢形成了垃圾堆。封堵西側大門、已經長滿蒿草的大垃圾堆至少已經存在8年了。』馬亮指著橋上一處已經破損的護欄說,『護欄的損壞和這裡的髒亂環境有直接關系。你看,這個大豁口處已經被人倒上生活垃圾了。』

  小區居民呂女士說,『一提這個垃圾山我就有氣,每天上班總從院牆內的小路走過,遇到風天,殘土和爐灰刮得人的眼睛都睜不開。』居民李先生也表示,就因為這座大垃圾山,夏天不敢開窗,即使這樣,窗臺一天不擦也會落上一層厚厚的黑灰。

  在該小區住了5年的林先生告訴記者,這座垃圾山的形成主要是小區物業將燃煤爐灰傾倒在這裡造成的。居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盡管進行多次『走形式』的清理,但至今未能清走這座垃圾山。

  環衛責令『運華』馬上清

  道裡區的環境髒了,責任自然是道裡區環衛的,哈爾濱市城管局環衛辦人員之前已經聯絡了道裡區城管局市容環衛科。

  道裡區城管局市容環衛科科長張旭天表示,對於《生活報》讀者的投訴,該局非常重視。這座垃圾山在今年春天曾被清理過,如今又出現了反復。他們在接到本報和哈爾濱市城管辦的信息後,27日午後就聯合南崗區行政執法局七科王科長約談了運華廣場的開發商和物業公司。運華方面表示會積極配合,盡快搬走這座垃圾山。

  張旭天說,運華物業的答復是,29日前先運走積存的建築垃圾、建築殘土和生活垃圾。同時,該小區的在建居民樓正在封頂收尾,所有的爐灰將用於樓層保溫,礫石也將派上用場。等小區今年的建設任務完成後,將對這座垃圾山進行二次清理,讓院牆外和院牆內一樣整潔。此外,道裡區環衛部門還將對破損橋護欄進行二次修復,避免此處成為居民隨意丟棄生活垃圾的地方。

  垃圾山清走之後,這裡的環境該如何維護?張旭天表示,利用起來是管理好這裡的長效辦法,比如闢建綠地或者建成小廣場,給社區居民再增加一處休閑的場所。

  生活報將繼續關注垃圾山的清理進程,直到整潔如新的環境回到運華居民的身邊。

  核心提示:

  運華廣場院牆內,樓高,路平,環境優美;運華廣場院牆外,爐灰、殘土、礫石、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堆了100多米長,高達5米,髒亂不堪……小區居民說,這座垃圾山已經存在8年了,提起它就有氣,快把它『搬走』吧。據了解,這座垃圾山的垃圾量至少有上千噸,是本報『身邊垃圾搜索行動』開展至今居民舉報的最大一堆垃圾堆。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