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0日訊 『僱了個保姆,感覺就像請了個菩薩回來,又得哄著,又得供著!』日前,市民孫女士向記者發出這樣的感慨。近年來,隨著保姆需求量不斷增加,供不應求的局面導致個別保姆的身價和脾氣一起『飛漲』,很多用戶感嘆『惹不起』。
保姆發飆
僱主氣犯心髒病
市民於大娘獨自一人生活,兒女們在多家家政公司尋找,終於為她請了一個24小時的保姆。小保姆剛進於大娘家第一天,就提出不能跟於大娘住一間屋子,因為她覺輕,老人晚上起夜會影響她睡覺,於家人為她在客廳安了一張單人床。小保姆又提出,自己手怕涼,擦地洗衣服都要用熱水,還要於家人去買一種特殊的地板擦,說她不習慣彎腰擦地,用這種地板擦省力氣。小保姆在於大娘家服務期間,每天必須洗澡,還要按照自己的胃口做飯吃,完全不顧及於大娘的感受。一次,老人叫她去社區衛生所開藥,可她卻大喊自己不舒服,於大娘一氣之下與其吵起來,氣得老人當場犯了心髒病。
脾氣身價
兩『者』一起飛漲
近年來,隨著保姆行業的壯大,她們的身價也迅速上漲。據了解,普通日間保姆的工資從最初的每月300元上漲到每月1200元左右,就是這樣的工資,個別保姆還是要挑活兒來做。住得太偏僻、距離車站遠的不願意做;舊樓老式格局不寬敞的不願做;沒有熱水、沒有單間的不願做;家裡有病人、老人的不願做;每日三餐伙食不好的不願做。市民吳女士說,她家至今為止已換過七八個保姆了,多數保姆的脾氣都很大,稍不順心就抬腿兒走人,將僱主『炒』掉。一想到找個保姆實在太不容易了,她們只好遷就著,甚至要看保姆的臉色。
供求失衡
導致保姆很『牛』
個別保姆為啥這麼『牛』?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供求極不平衡是導致有些保姆這樣挑剔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近年來,城市居民對保姆需求量驟增,而保姆的從業人員卻增加不多,目前保姆與用戶之間的供需比例可達到1:20左右,一個保姆有多家爭搶,因此造成個別保姆心理上很『牛』,開始挑活兒乾,工資也一漲再漲。有的保姆在一家乾不到一個月就辭職了,頻繁地更換用戶。
據報達家政等服務行業人士稱,保姆行業要穩定發展,需要更多的從業者以及相關的行業規范,個別保姆過分挑剔只會導致其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惡性循環,阻礙家政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