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日訊 哈市道外區景陽世家的劉先生家6年裡使用的都是智能水表。半個月前,他接到自來水公司通知說,按照他家老式水表顯示的數據,需交納近400元的拖欠水費,如不補齊就要停水。自來水公司的解釋是,安裝在樓道裡的IC卡水表計量不准,所以要按照居民室內的老式水表收費。劉先生說:『自來水公司是在什麼時候發現IC卡水表計量不准的?為什麼直到欠了近400塊水費纔通知我?6年不用的老式水表計量就一定准確嗎?』
據劉先生介紹,他2002年入住該小區時就使用這種統一安裝在樓道裡的IC卡水表。一旦卡裡沒費了,水表就會自動斷水。為了方便,他每次都會交200元左右的水費,買上七八十噸水,至少夠兩口人用半年的。劉先生最近一次是在2007年12月31日買的水,一共買了75噸水,共計195元。IC卡水表顯示,現在還剩下7噸水。劉先生說,雖然廚房裡還有一塊老式水表,但是入住後一直沒有使用過,自來水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從沒來查看過。
今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一名自來水公司的女工作人員敲開劉先生的房門說要看水表。工作人員看完老式水表算了一下說,他家已經欠了近400元水費,如果不交就得停水。隨後的幾天裡,自來水公司多次以電話的形式催促劉先生交費。
10月31日,記者在劉先生家看到,廚房裡的老式水表上的指數為『0763』,而安裝在單元樓道裡的智能水表上的指數為『0617』。兩塊水表相差146噸水,加上污水處理費,共計相差379.6元。『進戶後就一直使用智能水表,為什麼又突然按照老式水表計算水費?』劉先生說,『如果差個三五十(元)的,我也認了。可這一差就是三四百(元),誰受得了?智能水表出現問題後,為什麼沒有及時通知用戶並進行更換?』
記者在對小區部分業戶走訪調查後了解到,像劉先生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劉先生所在單元五樓一家的水表也存在三四十元的差額。有些差額不多的用戶便自行補齊了。
對此,哈市道外區供水公司一位姓宋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IC卡水表的生產廠家在北京,這種水表的操作和維修等技術問題實在不便掌握,所以一些IC卡水表就出現了破損、計量不准等情況。鑒於這種情況,公司從三四個月前便開始著手換下這批IC卡水表,改用老式水表。至於劉先生家兩塊水表的差額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這也是IC卡水表計量不准導致的,用戶必須補齊。
哈爾濱市從1998年開始IC卡水表的試點工作,截至2006年底,總共安裝13萬多塊。據哈爾濱供排水集團供水公司初步統計,目前哈爾濱市已安裝的IC卡水表中有超過3萬塊成了廢表。要解決電子智能水表系統計量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問題,技術突破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