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4日訊 按照《省委常委班子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方案》的統一安排,為更好地傳達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省委10月22日召開了全省縣域經濟座談會,交流發展縣域經濟的經驗做法,研究發展縣域經濟的思路措施。賓縣、綏芬河市、依安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同江市、集賢縣、嫩江縣、明水縣等介紹了發展縣域經濟的情況。省直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省委書記吉炳軒主持座談會並作總結講話,省領導栗戰書、杜家毫、劉國中、呂維峰出席會議,栗戰書、呂維峰作了講話。
吉炳軒在講話中指出,縣域經濟作為全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全省更好更快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是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把豐厚有利的資源優勢發揮好、利用好,搞好資源深度開發和加工的必然要求。要認真總結成功經驗,根據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進一步理清縣域經濟的發展思路,制定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力爭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使全省縣域經濟佔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50%以上。
吉炳軒強調,要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來思考縣域經濟發展。要切實鞏固農業基礎,加快發展優質糧食生產,確保千億斤糧食工程目標如期實現;努力提高糧食產業的經濟效益,盡快把糧食優勢變成經濟優勢。要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盡快把畜牧養殖業培育成推動我省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要大力發展綠色特色產業,努力把綠色食品產業和特色種養業做大做強。要全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盡快培育出一批加工規模大、產品系列化、品牌叫得響、市場佔有率高的大型龍頭企業;要圍繞能源礦產優勢大力發展精深加工企業,圍繞主導產業和核心企業大力發展企業集群,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引進和發展新產業。要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縣域基礎設施建設進行總體規劃,集中財力重點投入,盡快改善縣域投資環境,把農業基礎設施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盡力構建城鄉通達的公路交通網絡,不斷提高學校、醫院、綜合文化站等公共設施建設水平。要努力加快城鎮化步伐,把縣城和中心鎮作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工業帶動、資源開發、商貿流通、旅游度假等特色突出、各具優勢、設施良好、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小城鎮群體,構築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重點的新型城鎮體系。要全力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各縣(市)要加強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業互融、市場共興。要搞好與墾區的合作共建,形成農墾帶動地方、地方支持農墾、墾地一體發展的新格局。要搞好與油區、礦區、林區的合作共建,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要不斷深化體制改革,認真搞好縣域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改革,推進縣鄉機構改革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通過改革創新,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建立步伐。
吉炳軒強調,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各個方面共同努力,統籌協調,合力推進。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破除乾等死靠、不思進取的思想觀念,樹立思謀發展、勇於創業、敢創大業、不甘人後、爭當先進的思想觀念。進一步破除消極畏難情緒、無所作為思想,樹立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觀念。進一步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思想,樹立搶抓機遇、跨越發展的觀念。發展縣域經濟我們起步已經晚了,許多好的機遇已經錯過了。千層高樓,起於壘土,只要有決心、有信心、有恆心,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就一定能把縣域經濟搞上去。
栗戰書在講話中強調,要充分認識縣域發展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發展縣域經濟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完善發展思路,抓住機遇,強化措施,努力實現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要培育壯大優勢主導產業,增強產業在城鄉一體發展中的帶動能力。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搞好項目建設。進一步壯大龍頭企業,提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形成縣域經濟發展合力。要推進體制機制完善創新,促進各種要素向縣域流動。要在簡政放權上下功夫,大力開展合作共建,建立健全幫扶機制。要抓好城鎮建設,提高城鎮化水平。搞好縣城的產業規劃和布局,以『三供三治』為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要搞好縣城的資產經營,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積極營造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放寬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搞好民營經濟產業引導,分類指導民營經濟發展,推動民營經濟提檔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