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4日,生活報《公務車『限行令』期待落實》一文刊發後,引起了哈爾濱市交警部門的高度重視。雖然尚未參與到『限行令』的監督管理當中,但交警部門希望哈爾濱市公務車按車牌尾號每周限行一天的制度能盡快落實。因為每天按規定限停萬餘臺次公務車,將會極大緩解哈爾濱市中心區的交通擁堵現狀。
哈爾濱市已進入抑制交通需求階段
哈爾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秩序處處長孫玉慶介紹:『按照國外先進經驗,城市交通發展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修路、建橋;第二階段就是提高交通的通行能力;第三階段則是車流量達到飽和狀態時,抑制交通需求,緩解交通壓力。』而哈爾濱市的交通現狀已經達到了第三階段,像霽虹橋、大直街、大成街、一曼街等已沒有拓寬道路可能的主乾道,目前都已經達到了車輛飽和狀態,導致市區主乾道和周邊多條道路的通行能力隨之下降。因此,現在采取『抑制交通需求』的方法是緩解交通壓力最為有效的辦法。而政府推出的公務車『限行令』就是一個有效的車輛限行方案,每天萬餘臺公務車停開,可明顯提高哈爾濱市中心區交通的通行能力,如果能有效擴大限行車輛范圍,甚至能杜絕中心區堵車現象的發生。
『限行令』應立法執行
記者發現哈爾濱市『限行令』實施一周以來,各單位並沒有開始執行政府下發的《通知》,按照日期限行的車輛在街路上隨處可見。缺乏監督管理,成為目前『限行令』難以落實的主要原因。哈爾濱市交警部門建議,既然政府提出了能有效緩解交通壓力的好措施,各部門就應該落實到位,同時加大路面監督檢查力度。但目前政府只是以通知的形式下發了相關意見,並沒有以通告的形式賦予管理部門執法權,尤其是交警部門,目前尚無對『限行令』的執法依據,也就無法對路面上的違規車輛進行處理。所以說,有關部門應該盡快立法規范,讓執勤交警有法可依。
『限行令』應全社會車輛參與
在對『限行令』規范立法的同時,孫玉慶處長還提出了交警執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也可以借鑒北京等地的先進經驗,讓全社會車輛都加入到『限行令』當中來。據介紹,由於目前哈爾濱市公車和私車在牌照上很難區分,只有查看車輛證件或檔案纔能區分是否是公務車,這樣就增大了交警的執法難度,交警不可能將車輛逐臺攔截查看,但又不能從牌照辨別車輛所屬單位,因此只限制公務車每周按日期停駛,在路面監督管理上也很難落到實處。
而北京實行『限行令』則是公務車和全社會車輛共同參與,這樣交警就可以運用電子眼抓拍等一些科技手段,對限行車輛進行有效管理。
可分區域、分時段限行
孫玉慶處長還建議,哈爾濱市目前的交通現狀是白天車流量非常大,尤其上下班高峰期,中心區經常出現堵車。而采取『限行令』則可以根據時段和區域進行實施管理,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方便市民出行。例如『限行令』可以規定在哈爾濱市中心區實施,而哈爾濱市二環以外路段車流量並不大,可以不執行此規定。同時白天市區車流量比較大可以執行『限行令』,而晚間車流量非常小的時段則不需要執行。這樣經過科學調研後,分區域、分時段地采取『限行令』,既可以緩解交通壓力,也方便了『限行令』實施後的居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