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訊 2008年11月5日凌晨1時10分,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夜色格外秀美。此時,哈工大『試驗衛星三號』試驗隊在崗參試人員已經出發,開始6小時倒計時的准備工作。
點名、檢查資料、查驗物品,平靜而有序。10分鍾車程後,參試人員有序地進入到測發指揮大廳。身穿潔白的標有『哈爾濱工業大學衛星所』標志試驗服的哈工大試驗隊員們,冷靜專注、嫻熟規范地進行著各項操作。
『各號注意,我是0號,2小時准備!』
『各號注意,我是0號,60分鍾准備!』
……
每次口令聲後,大廳內都會隨即響起此起彼伏的各號回應聲,雖相互交叉,但『狀態正常』的回復,緩解了現場人們緊張的心情。
天漸漸亮了,晨曦中,發射塔架巍然屹立,靜靜地等候著。
『發射區人員請注意,30分鍾口令已下達,30分鍾撤離人員請撤離。』
『發射區人員請注意,15分鍾口令已下達,發射區所有人員請迅速撤離。』
『各號注意,我是0號,5分鍾准備!』
『50秒、40秒、30秒、20秒!』
『 10、9、8、7……1。點火!起飛!』
2008年11月5日8時15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噴薄而出的火焰與初昇的朝陽遙相輝映,映紅了發射中心的天空。由哈工大抓總研制的『試驗衛星三號』順利昇空。火箭帶著長長的火尾,沿著西南方向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滿載著哈工大人32個月的心血飛入了浩渺的太空。
測發指揮大廳中的大屏幕上實時傳遞著經過計算機處理的火箭遙測參數、衛星運行狀態等各種數據;各崗位人員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各種操作;各測量站陸續傳來『跟蹤正常』的口令聲。
程序轉彎、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離、二級主機關機、二級游機關機……簡潔標准的報告聲,讓所有人為之振奮。
當獲知發射圓滿成功的消息時,在場的所有人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