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訊 5日上午,哈市香坊區朝陽鄉農民張某在挖菜窖時,發現一個重達百餘公斤的『怪肉』。經專家鑒定,此『怪肉』是人們所稱的太歲,主要成分是大型黏菌復合體,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我家挖到一團「怪肉」,手指一碰還顫抖!這到底是啥?』今日8時許,家住哈市香坊區朝陽鄉的農民張某給記者打來電話。9時30分,記者趕到張某家。張某說,今天早晨,他約了幾個朋友幫忙挖菜窖,張某發覺鐵鍬碰到一個軟乎乎的東西。他趕緊叫大家停手,撥開一層土,一個軟乎乎類似肥肉的東西露了出來。大家小心地把它挖了出來,4個壯漢費很大的力氣纔把『怪肉』從坑裡抬出來。
記者看到,此物外形圓柱狀,長約65厘米、高約40厘米、寬約70厘米,重達100多公斤,表皮土黃色,裡面呈乳白色,似菌類。記者用手一碰,它就開始輕微顫抖,表面濕潤涼爽。今日下午,記者與張某帶著這個『怪肉』來到東北農業大學,該校曲教授說這『怪肉』叫太歲,主要成分是大型黏菌復合體,在保健和科研方面有較大價值。
據資料記載,太歲又稱肉靈芝,《山海經》和《本草綱目》上均有記載,是一種大型罕見黏菌復合體,生長於地下,是活的生物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線索提供:張先生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