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本網特稿]支教、醫療隊劍門關下留真情
2008-11-08 23:40: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8日訊 題:支教、醫療隊劍門關下留真情

  東北網記者 顧碩

  編者按:2008年5月12日,一個注定被永遠載入史冊的日子!那一刻,晴天霹靂,地動山搖,數萬人被埋入廢墟,美麗的家園變得支離破碎。這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災難,嚴重波及歷史文化大縣劍閣,造成房屋毀損,人員傷亡。劍閣的特大災情,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6月13日中央會議確定,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四川省劍閣縣災後重建。三個月來,黑龍江省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劍閣縣災後重建的實際,探索創新,形成了一套符合援建工作實際的思路、機制,有力地推動了援建工作的開展。

  在災區,百姓們急需建好房屋恢復生產生活,但更需要文化知識和各方面的專業技術來讓他們自食其力,延續美好的明天。我省支教隊和醫療援助隊不遠萬裡來到劍閣縣,並留下了永遠的財富。

一曲《感恩的心》獻給支教隊的老師們

  用愛給孩子一片更廣闊的天空

  當我們聽到孩子們飽含深情的歌聲時,在場的每一個人的眼眶都濕潤了。在四川劍閣職業高中,13名來自黑龍江的支教教師已經在這個大山裡工作三個多月了。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老師們用自己的辛勤耕耘為孩子們打開了一片廣闊的知識天地。

  

支教隊教師為學生們做輔導
  
支教隊教師為學生們做技術指導
  四川劍閣職業高中坐落在距離劍閣縣老城區普安鎮十幾公裡的山區中,是一所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但由於缺乏師資力量,很多專業都沒有辦法開展,這次黑龍江省支教團的到來,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課程。

  數控機床、計算機三維設計讓學生們耳目一新,但由於教學設備有限,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支教老師除了吃飯和睡覺,幾乎都在實驗室。黑龍江省支教教師於夢忠說:『我們利用中午和晚上下班,分小班額的給同學們進行分組訓練,只要能把學生們的技能提高上去,我們就達到目的了。』


  支教隊員條件艱苦忘我工作

  高負荷的教學工作並沒有讓支教老師們退卻,而艱苦的生活條件卻讓他們苦不堪言。因為氣候潮濕而且學校都在山裡,不但衣服被褥經常發霉長毛,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得了嚴重的尋麻疹,有時候晚上癢的整夜睡不了覺。因為餘震不斷,板房內經常沒電、沒水,支教老師就用手電筒備課,而這些還都是大家可以克服的,更艱難的就是用水難,由於地勢高自來水壓又低,每天不間斷的接水也只夠飲用的,而洗臉,洗衣服就要到幾十米外的地方打水。

  就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支教隊的教師們沒有一個人落過一堂課。『看到學生這麼強烈的求職願望,能利用這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學有所得,我們覺得都非常值得。』支教教師盧德成說。

醫療隊的隊員們看望新生兒

  醫療隊把技術帶到劍閣

  像支教隊一樣,我省醫療隊也把專業的技術帶到了劍閣縣。近年來,劍閣縣醫院新引進了很多高科技儀器,但由於沒有得到及時的培訓,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局限。針對這一情況,我省醫療志願隊把當地醫療、疾控系統的員工組織起來進行統一培訓。

  

醫療隊員工作在ct室
  劍閣縣醫院CT室技術員李昇說:『我們醫院新進了螺旋CT機,由於受技術方面的影響,使用方面有很大的局限,只能解決一些平常的常見病。現在,黑龍江的老師來了,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對我們幫助很大。』

 

醫療隊員為地震中的傷者做物理治療
  在縣醫院采訪時,每一個擦肩而過的醫護人員和病人都非常友好的衝我們微笑。現在很多老百姓到醫院看病,直接就要找黑龍江的醫生。醫療隊員們每天24小時開機,不論是上班時間還是下班時間,只要接到老百姓的電話,就及時趕到。


   記者手記

  初到劍閣,心境是惦念與陌生;此時心裡更多的則是感動與欣慰。

  八天裡,四次的餘震讓我體會到了生命的可貴。

  為感恩黑龍江省對劍閣縣在災後恢復重建中的無私援助,在劍閣縣出臺的震後旅游宣傳促銷優惠政策中明確提出:黑龍江省所有來劍閣縣的游客憑黑龍江身份證永久性免票進入景區旅游。

  就在這片大山裡,在龍劍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全新的劍閣即將展現在我們眼前,血濃於水的力量挺起了劍門雄關不屈的脊梁,讓我們祝福劍閣,祝福龍江第一縣!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