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1日訊 最近,木蘭縣吉興鄉長興村大鞭杆子屯傳出了一件新鮮事:農民白國民辦了個書屋,免費為村民開放。11月4日,記者慕名來到了大鞭杆子屯,參觀了這個農民書屋。
白國民家在大鞭杆子屯東南角的高坡上,一幢新建的三間磚房,門旁掛著一塊四方牌子,藍底白字寫著『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傳播工程圖書閱覽室』。白國民告訴我們,書屋的這個名字他想了好幾年纔想出來,等他掛出來後纔知道,從中央到地方,這樣的書屋統稱為『農家書屋』。
38歲的白國民是大鞭杆子屯的文化人。1990年從縣裡職業高中美術班畢業,他發揮自己的美術特長,在外打工8年,從本省的伊春、大慶到海南島的海口市一家雕刻廠,行程上萬裡,買書200多本。1998年,這個勤快、喜歡讀書的小伙子,娶回來一個同樣喜歡讀書的寧夏姑娘。這兩個人相信,只要努力,在農村也一樣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現在他們的女兒已經9歲了,去年他們又蓋了新房。
白國民的房子使用面積有70多平方米,進了房門就是一個40多平方米的大廳,一半面積是白國民的小賣部,一半就是書屋了。大廳中迎門擺放的一個貨架,把大廳功能做了劃分。但是同一個大廳,卻冷熱不均,貨架上擺放的日常用品,有的都積了灰塵。可大廳一側的書屋,農民卻往來不斷。村民王殿軍住在附近,書屋開業後,他每天都要來幾次,他喜歡看烹飪方面的書,這些天已經在家裡做飯時露了兩手。現在正是農閑時候,村裡有些人常湊在一起玩牌,可王殿軍不攙和,他告訴我們,還是看書『保賺不賠』。
來白國民書屋閱讀的農民越來越多。
180多戶的大鞭杆子屯有小賣部5個,村民們沒事都願聚在那裡聊天或打牌,哪家小賣部去的人多,哪家的生意自然就好,白國民開辦了這個書屋後,來這裡的村民比以前多了。白國民還准備把房前的一畝多菜園子改成籃球場,旁邊安裝些健身器械,讓屯子裡的人有個娛樂場所。
白國民辦這個書屋可費老大勁了,從去年秋天開始,他就每周都往10多公裡外的縣城跑,四處劃拉書和報紙,回來後他就把這些東西擺在小賣部惟一的桌子和書架上,他的做法很受村民歡迎,這堅定了他辦一個為農民免費書屋的信心。
今年以來,木蘭縣啟動了『農家書屋』農村文化工程,不到半年時間,木蘭縣在村屯已新建了5個農家書屋,到年末還將建成6個。白國民自辦農家書屋的事,是木蘭縣委宣傳部工作調研中發現的,他們決定大力扶持這個典型,給白國民送去了100多本農業種養殖方面的書,還有幾張辦公桌和書架,他們寫的調研信息,得到哈爾濱市委書記杜宇新的批示認可,哈爾濱新聞出版局的領導也送來了200多本新書。
通過大家幫助,白國民的書屋像模像樣了。我們去時,白國民正在做圖書借閱證,過些日子,農民交點押金就可把書借回家看了。白國民說,這個書屋他一定辦好,藏書至少要達到10000冊以上,還要添置電腦,連上互聯網,將來如果有農民書屋評比,他這個書屋要爭取個好名次。自己要出去打工賺錢,創造實現『夢想』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