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訊 (王依龍 韓大偉 記者朱丹鈺) 借助農業綜合開發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工程項目的立項實施,依安縣進入水土保持工作大規模、高標准建設的新階段。今年以來,依安縣共實施了泰西河項目區的大興、興旺、卜陽3條小流域治理,完成治理面積3.7萬畝,佔全年計劃治理任務的90%以上。目前,治理工程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
為了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依安縣緊緊抓農發水保項目實施縣的有利契機,把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作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橕,強化責任,細化措施,統籌協調,狠抓落實,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
依安縣為樹立典型和標杆,全面鋪開治理工程建設,相繼召開了專項工作會議、秋季會戰動員大會和現場推進會,縣委書記親自參加,並在現場對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了工程任務、標准和完成時限,項目區內迅速掀起治理高潮。上游鄉僅用一天時間,在興旺小流域內完成改壟面積1000餘畝,在大興小流域內修築地埂4000餘米,集中連片面積2000餘畝,標准高、質量好。同時,依安縣積極組織項目區鄉鎮以及相關部門領導和技術人員到上游鄉治理現場,參觀學習,大力推廣先進的經驗和做法,形成了點向面輻射,面向點靠攏的工作格局,促進了工程建設的深入實施。
據依安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安縣泰西河項目區已經被列入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期3年。總建設面積99.59平方公裡,項目總投資2916.16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497.3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748.65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勞折資670.21萬元。該項目共分興旺等12條小流域,涉及上游、太東、紅星、新屯等4個鄉鎮23個村。項目完成後,將修建梯田201.76公頃,地埂植物帶8361.29公頃,改壟1193.35公頃,水保林202.19公頃,新建植物谷坊760座,溝頭跌水19處,削坡5000立方米,截流溝42公裡,橋涵72處,作業路39.84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