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雙鴨山市開發辦申報立項農業綜合開發項目122個
2008-11-22 10:58:26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2日訊 地處三江平原腹地的雙鴨山市,千裡沃野一望無際,泡沼濕地星羅棋布,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優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雙鴨山市農業開發辦緊密圍繞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這一宏偉目標,堅持全面規劃,綜合治理,重點開發,講求實效的工作思路,經過全市農業綜合開發戰線乾部職工和廣大農民朋友的共同努力,雙鴨山市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在這片黑土地上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雙鴨山市農業開發辦在20年的開發工作中,先後申報立項並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122個,其中土地治理項目67個,產業化經營項目35個,科技推廣項目20個。以上項目共爭取中省農業開發資金29917.7萬元。共開墾宜農荒地和改造中低產田208.43萬畝。新增糧食27947萬公斤,新增農業總產值68892.7萬元,新增農民純收入28835萬元。通過項目工程的實施,新建和續建了一批農田水利工程設施,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能力,提高了科技含量,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特別是農產品產量穩定提高、財政增長、集體實力增強、農民收入增加,促進新農村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

  良好的農田基礎設施是實現全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物質基礎。多年來,雙鴨山市堅持集中投入、連片治理的原則,采取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綜合措施,進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累計改造中低產田153萬畝。此間,寶清縣萬北灌區和青原灌區的水田開發項目、饒河縣的撓力河和珍寶島小區、集賢縣的二道河小區等項目被譽為我市的精品工程,成為全省項目建設的排頭兵。幾年來,全市現已建設了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了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在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圍繞培育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重點扶持優質糧油、蔬菜、生豬、奶牛和特種經濟作物,建設了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做到了項目實施和基地建設同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並舉。據統計,全市在農業開發項目區種植蔬菜3.08萬畝、特經作物0.84萬畝、優質糧食基地24.4萬畝。建成畜禽養殖基地21個。

  在農業開發項目實施中,雙鴨山市不斷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強化龍頭企業對產業化經營的『牽引力』,建成產業化經營項目35個。比較突出的有饒河縣的東北黑蜂系列產品開發項目。該縣是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投資建設的東北黑蜂系列產品開發項目,總投資400萬元。在科研基地建設、純種東北黑蜂繁殖、蜂膠制造車間、生產線建設等方面加大了科技投入,使黑蜂系列產品在制作工藝、產品營養價值方面都處於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產品多次在國際展覽大會上獲得最高獎項,打響了品牌,蜂業企業不斷壯大,由2000年的1家發展到5家,縣內蜂產品銷售商店由2000年的10家發展到23家,並在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1000多個銷售網點,東北黑蜂蜜、漿、粉、膠四大系列60多個產品已經行銷大半個中國,並將進入國際市場,現已遠銷日韓等國。正是先期的科技投入,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應。集賢縣大豆粉末油脂綜合深加工項目是由黑龍江省陽霖油脂集團承建的2006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參股經營項目。經過兩年來的建設,已投入資金8463.7萬元,完成了設計能力為年產粉末油脂2萬噸,粉末磷脂1000噸,維生素E30噸,甾醇25噸的生產線安裝任務。項目建設帶動了地方經濟增長,有效發揮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投資參股經營的巨大作用,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雙鴨山市農業綜合開發20年來用於科技方面的投入達2122多萬元,推廣了節水灌溉、高效立體種植、設施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標准化生產等適用技術,引進、培育了農林牧優良品種,科技示范推廣17.85萬畝,培訓農民1.55多萬人次。雙鴨山市農發人用銳利的眼光與科學的遠見,去發現現代農業開發的新路子、新領地;用農發人聰明的纔智和勤勞的雙手,推動全市三農事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