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3日訊 近日,張海迪當選中國殘聯主席的事情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在所有關注的人群中,有一對『漂』在北京的來自我省鐵力市的殘疾姐妹的祝福很真誠,她們因為疾病與張海迪相識,她們因為堅強得到張海迪的鼓勵,在她們用手慢慢敲出16萬字的長篇自傳體愛情小說《如果我能站起來吻你》出版之前,張海迪看了書稿深受感動,並連夜為此書寫序。
![]() |
春曼和心曼 |
辦公室的電腦上,MSN要間隔好半天纔能閃一次。雖然看不見,但記者能想到,網絡對面重度殘疾的姐妹,該是如何費力地敲擊鍵盤。不知道北京的冬天冷不冷,但願網絡對面的那對姐妹花,不會受到北京冷空氣的侵擾。
不久前,記者接到了姐妹中的姐姐打來的電話,說她是春曼,記者就想起她們是誰了——三年前,記者接到了春曼的電話,知道了她們的經歷。三年後當記者再次接到春曼的電話,她告訴記者,她們一家搬到了北京,成了『北漂』一族。正常人想在北京漂都很難,況且是這樣的一家人。『我和妹妹想利用生命的最後時間,拼搏一下。北京的機遇更多一些。我們一定要拯救自己,拯救媽媽的命運。』聽了春曼的話,記者的心情很沈重。眼前出現了一對兒被雨水打濕了翅膀的蝴蝶,她們飛得那樣艱難,卻又那樣執著。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姐妹合寫的第二部自傳體愛情小說《如果我能站起來吻你》出版了。』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記者由衷地替她們高興。
姐妹寫出第二部小說
因為殘疾,她們是一對兒讓人同情的姐妹;因為堅強,她們也是一對兒令人敬佩的姐妹。
這對兒殘疾姐妹的老家在我省鐵力市桃山鎮。姐姐叫春曼,1974年生,妹妹叫心曼,1976年生。她們都患有進行性脊髓肌萎縮癥,身體重殘。在她們很小的時候,父親因意外事故永遠離開了她們,母親帶著她們和弟弟生活。姐妹倆沒上過一天學,卻依靠頑強的毅力自學寫作,從1995年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20餘萬字,2005年出版自傳體文集《生命從明天開始》。
愛情是美好的,每個人都渴望,春曼心曼也不例外。自從2005年出版《生命從明天開始》後,姐妹倆就有一個願望,希望能出版一本自傳體愛情小說,通過書中對主人公的描寫,抒發姐妹倆對愛情的向往和憧憬。
經過兩年多的構思,2007年夏天,姐妹倆在北京志願者協會理事張大諾的鼓勵和指導下,開始了艱苦的創作。姐姐春曼的病情更嚴重一些,幾乎無法用電腦打字,妹妹心曼就成了姐姐的『打字員』,其實心曼自己打字也很困難,手指打不了幾個字就累得生疼,她就停下來活動活動手指,稍好一點再接著寫作。
2008年春節,姐妹倆都患上了感冒,而後又都引發心髒病,媽媽把她們送進醫院搶救。躺在病床上,看著醫院的天花板,看著急得團團轉的媽媽,姐妹倆突然感到很絕望,她們甚至害怕上天不能給她們完成創作的時間。她們在心裡祈求:讓我們完成我們心中最美麗的夢吧!在大家的鼓勵下,姐妹倆轉危為安。
終於,在2008年3月28日,姐妹倆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如果我能站起來吻你》創作完成,全書16萬字,描寫的是一對殘疾姐妹漫菲和冉菲對愛情的追求。
張海迪連夜為新書寫序
書稿創作完成後,姐妹倆四處尋找出版社,希望盡快出版。
今年8月,姐姐春曼突然病重,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看著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姐姐,看著被生活擊倒的母親,妹妹心曼心如刀割,她害怕姐姐來不及看到書出版的那一天。她心裡默默祈禱:上天啊!再給姐姐一點時間吧,讓姐姐看到自己辛苦創作出來的書稿面世的那一天吧!
讓心曼意想不到的是,8月末的一天,她突然接到了安徽文藝出版社的電話,出版社的編輯要去了書稿的電子版,並連夜看完,第二天就向主編匯報。
9月3日,一個讓姐妹意想不到的驚喜發生在她們身上——這家出版社的社長和副總編輯專程趕到姐妹倆在北京的出租屋……一個月後,飄著墨香的《如果我能站起來吻你》面世了。事後姐妹倆纔知道,這本書之所以能這麼快面世,是因為出版社為了讓春曼看到自己寫的書出版,用最快的速度出版了此書,還推掉了原來的出版計劃。
出書之前,出版社的編輯找到了張海迪,希望張海迪能為此書寫序。張海迪連夜看完了書稿,她被姐妹倆的精神所感動,稱贊說:『小說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想了很多文學以外的事情。我們被這個故事告知,生命中什麼最值得珍惜……在我的心裡,她們將是永不凋零的姐妹花。』
讓人高興的是,頑強的春曼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身體也漸漸康復了。
苦難的生活,樂觀的文字
在電腦上瀏覽春曼心曼的博客文章,常常被姐妹倆輕松詼諧的文字逗笑了,在她們的博客中,也有很多對生活現狀的描寫,從文字中能夠看出生活的艱難,可是你卻讀不出一點辛酸。
『我買了6個花瓷碗和一個粉紅色的紗窗門簾兒,天兒太熱了,我家出租屋旁邊是一家小吃部,衛生條件我不敢恭維,不過,去他家串門的蒼蠅比較多……』
姐妹倆的感人經歷經過多家媒體報道後,被全國各地的人知曉。很多人被姐妹的堅強所感動,他們為姐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細心的姐妹把好心人的幫助都記錄在自己的博客上,她們是在用這種方式感謝那些幫助過她們的人。
『北漂』 為夢想為家人
正因為這樣,姐妹倆纔萌生了『北漂』的想法,『我們一定要拯救自己,拯救媽媽的命運。』心曼說,不管是治病還是將來的發展,北京都會帶給她們更多的機會,而且她們去北京後,弟弟也可以在北京打工,賺的錢會更多一些。心曼說,她和姐姐知道,這輩子,可能只有這樣一次機會,只有一次拼搏的機會,如果她們猶豫了,恐怕以後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她們到北京闖蕩。
在今年4月初,她們賣掉了老家的房子,賣房款還不能還清所有外債。在年邁的姥姥的哭聲中,她們一家人流著淚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
在北京人高偉的幫助下,她們在北京石景山區五裡坨租了一處只有14平方米的小房子。
到北京後,弟弟在酒店做了保安,弟媳打工。母親照顧她們姐妹倆,還有5歲的孫子。
在北京,姐妹倆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在網絡上開了一家網店《春曼心曼傾訴小屋》,在為別人解決心靈困惑的同時,還簽售自己的第一本書《生命從明天開始》和第二本書《如果我能站起來吻你》,每本書上都會有姐妹倆的贈言。她們還代理化妝品和十字繡等時尚物品。心曼說,她們的店鋪每銷售一件商品,都會按比例捐助愛心工程,用於資助貧困母親,以此回報大家對她們的關愛。她們每天的時間除了經營網店、更新博客外,還有一項工作是每晚固定時間接聽公益熱線『春曼心曼心靈關懷熱線』。
『讓姥姥住進有衛生間的房子』
有一天心曼做了一個夢:夢見年邁的姥姥來北京看她們了。醒來時,心曼哭了。年邁的姥姥寡居多年,也需要人照顧,可是因為媽媽要照顧她們姐妹,實在沒有精力照顧姥姥,心曼知道,這是媽媽心中最大的內疚。心曼在日記中寫道:『姥姥,您別哭,我們也不哭,好嗎?等我們能租到大一點的房子,有衛生間和暖氣,咱就不燒爐子了,就把您接到北京和我們一起生活,您等著,等著外孫女兌現諾言,好嗎?我們拉勾,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