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紮蘭屯11月23日消息 11月21日,記者來到位於內蒙古紮蘭屯市布特哈路的嶺東國家糧食儲備庫大豆收購現場,看到一輛輛滿載著大豆的大卡車、小汽車、拖拉機排成了近一公裡的長隊。據紮蘭屯市嶺東國家糧食儲備庫工作人員介紹,從10月25日開始收購大豆以來,每天交售大豆的車輛都有一百多輛,工作人員在化驗質量、檢斤、篩選入庫、現金結算等環節,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收購人員每天從6點30分開始營業,常常工作到深夜22時左右,做到不打白條,隨交售隨兌付現,平均每天交售大豆量600噸左右。在排隊等候銷售大豆的大河灣鎮農民宋長喜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國家按儲備價格收購大豆,讓我們農民吃了「定心丸」,糧庫不壓價不壓錢,還可以賣個好價錢,農民們銷售大豆的積極性特別高。政府還開通大豆銷售的綠色通道,我們運輸大豆暢通無阻。』
據了解,中央儲備大豆收購實行由指定庫點按計劃掛牌收購,此次收購入庫的大豆為2008年國內生產新大豆,要求符合國標三等及以上的質量標准,收購價為每市斤1.85元,相鄰等級高一級,每市斤增加0.02元。此次中央儲備大豆的收購計劃為150萬噸,將由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下屬有關分公司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收購,其中內蒙古23萬噸。紮蘭屯市承擔11萬噸收購任務,紮蘭屯市內的嶺東、成吉思汗、中國華梁集團紮蘭屯等三家國家糧食儲備庫被指定為收購庫點,按照規定價格公開掛牌收購已近一個月。不僅吸引了紮蘭屯市16個鄉鎮、辦事處的農民前來交售大豆,還引來紮蘭屯市周邊旗市的農民前來交售大豆。截止11月21日,已累計收購大豆近5萬噸,整個收購任務將持續到今年底結束。
據業內人士講,今年,紮蘭屯市大豆種植面積已達到85萬畝,全部獲得豐收,大豆總產量18萬噸。不僅大豆的質量較好,其內含水份基本符合國家收購標准。與現時的市場大豆收購價格相比,紮蘭屯市三家國儲庫收購的11萬噸大豆,可直接增加農民收入5000多萬元,贏得了當地廣大農民的普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