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學業繁重坐姿不正 頸椎病『找』上中小學生
2008-11-26 15:46:5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侯文琰 張妍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6日訊 近年來,頸椎病已不再是中老年人和辦公室一族的『專利』,它正以逐年上昇的趨勢向中小學生逼近。據醫生介紹,伏案學習時間過長、不良的坐姿習慣、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玩游戲都是導致青少年患上頸椎病的主要元凶。

  中小學生『累』出頸椎病

  25日,記者在哈市兒童醫院遇到了前來就診的初四學生周浩。周浩的媽媽告訴記者,近一個月來孩子經常說頸部不適、頭暈、右胳膊麻痛。剛開始她沒在意,覺得孩子學習太累了,多休息一會兒就好了。可是,最近幾天孩子頸背部疼痛突然加重,並發展到不能堅持久坐,注意力不能集中,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於是,她立該帶著孩子到醫院診治。經檢查,孩子患上了頸椎病。

  孩子這麼小的年齡怎麼會得頸椎病呢?醫生經過仔細詢問發現,周浩平日學習比較刻苦,不僅睡得較晚,有時連課間也不休息。由於長期伏案學習、過度疲勞使其頸部的肌肉、韌帶、間盤疲勞損傷,纖維環破裂而形成間盤突出。

  據哈市兒童醫院的外科專家介紹,每天都會有三四名青少年頸椎病患者前來就診,青少年頸椎病的發病原因很多,包括久坐、坐姿不對、書包過重、外傷等。患者表現癥狀為頭暈、惡心、嘔吐、睡眠不好、上課瞌睡、食欲減退等。

  外科專家說,如今兒童學習任務繁重,活動時間相對較少。在學校,兒童聽課、上自習,大部分時間都要坐著;回到家,還要忙著寫作業;功課忙完了,還要遵從父母的安排學琴等;還有的兒童喜歡長時間上網、玩游戲。上述行為都使兒童保持久坐的狀態,而缺少必要的肢體活動,給兒童埋下了頸椎病的隱患。

  7-13歲是頸椎病多發期

  據專家介紹,目前很多孩子年紀很小就患上了頸椎病,其中7-13歲是多發期。專家指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之所以多發頸椎病,與其長期伏案、低頭、坐姿不正確有很大關系。由於長期伏案,孩子容易出現頸肩疼痛,甚至出現眩暈、惡心等癥狀。家長應該從小給孩子養成良好的行走和坐立習慣,並隨時提醒孩子糾正自己的坐姿,不要長時間伏案等。孩子在出現頸椎病癥狀後,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就醫,不要盲目為孩子選擇一些理療儀進行治療,因為很多理療儀是針對成年人設計的,並不適合兒童,盲目使用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左顧右盼』預防頸椎病

  專家指出,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坐姿,寫字時頭部不要過分前傾,脊柱要正直,不要歪頭,兩足著地;低頭學習20分鍾,需抬頭仰視2-3分鍾;低頭學習30-40分鍾,需要起來走一走,做些『左顧右盼』的動作。

  專家說,預防頸椎病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要做一些簡單的小動作:首先,仰頭觀天。取直立體位,兩手下垂,兩腳與肩同寬,頭緩緩抬起,仰望天空,仰視角盡量達最大限度,眼睛盯住一個目標,保持這種姿勢15秒鍾左右。其次,按摩頸部。取直立或坐式,用雙手拇指按揉頸部後側,先按中間部位,後按兩側肌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復按揉15次。第三,兩目虎視,用手足橕地,使身體呈弓形,轉頸回頭,『左顧右盼』,左右各轉動15次。『左顧右盼』時重在轉頸部,不是只轉眼睛。第四,搖頭晃腦。將頭部按照前、後、左、右的順序搖晃,如此將頭部搖晃一周,再向反方向搖動,各做10次。最後是互相爭力。兩手十指交叉,手掌置於頸項後,將頸部用力向前推,頸項則向後挺直,兩力方向相反。與此同時,左右轉頭搖晃5次。放松,停片刻後再重做。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