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上市公司數量偏少 規模偏小整體質量不高
2008-11-27 22:22:59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7日訊 (記者印蕾) 金融興,百業興。27日,全省金融工作座談會在哈爾濱召開。會議分析了我省金融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探討了如何加快金融業發展、助力經濟振興的思路和措施。省委書記吉炳軒主持座談會並講話。省長栗戰書,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杜家毫出席座談會並講話。省委常委、秘書長劉國中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省金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中國工商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先後發言,圍繞加快我省金融業發展、促進我省經濟振興獻計獻策。

  【關鍵詞】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是金融發展的基本條件,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金融安全穩健運行的前提和保障。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省誠信辦將一些逃廢銀行債務企業列為整治重點,並通過媒體對失信企業進行曝光,改善了全省金融環境。但仍有一些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還有企業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發生。完善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成了與會者的共識。

  省金融辦提出,要結合『誠信龍江』建設,進一步落實工作措施,改善區域信用環境。通過研究在全省開展區域金融信用評級,落實保障金融債權的具體措施,維護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配合銀監部門和各銀行機構處置不良資產,加大不良貸款清收力度,使不良貸款餘額和佔比有明顯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等金融部門則提出,要加強對轄區內金融業的風險監測與評估,進一步提高對金融風險的預測、預警、分析、判斷能力。完善銀、證、保金融穩定信息的共享機制,擴大交流信息量和交流頻度,整合各方力量共同維護轄區金融穩定,防范金融風險。通過建立金融穩定長效機制,為全省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關鍵詞】金融機構競爭力

  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和紐帶。近年來,我省金融機構得到加快發展。據統計,截至到今年6月,我省共有30家(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中本地6家);證券公司1家,另有外埠證券公司設立的證券營業部56家,服務部40家;本地期貨公司4家;保險機構27家,其中外埠保險公司分公司26家、地方保險公司1家;本地財務公司1家;本地信托公司1家。

金融工作會議現場

  同時,與會人員也注意到,與我省的經濟發展需要相比,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仍相對不足;金融機構規模偏小,競爭力有待提高。

  對此,有與會人員建議,可以考慮以資本為紐帶,進一步整合現有金融資源,引進有實力的金融機構,提高地方金融機構競爭力。可整合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在有效處置不良資產的基礎上,增資擴股,引進有實力的金融機構和企業集團,並在時機成熟時進一步上市融資,迅速提高資本規模,改善治理結構和管理水平,提高競爭力和對區域經濟的服務能力。扶持本地券商和致力於區域發展的券商積極參與本地企業的改制上市和並購重組,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加快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開闢多樣化投融資渠道;可在全國范圍內引進戰略投資者,借助戰略投資者將業務擴展其他地區和行業,在時機成熟時上市融資。

  【關鍵詞】資本市場

  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有與會人員指出,近年來,我省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資本市場的發展卻明顯落後於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目前,我省的上市公司數量偏少,公司規模偏小,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高。

  與會人員同時認為,我省的資本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建議加快資本市場發展,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力量,推動經濟發展。可組織專門力量,對已上市公司進行梳理和調研,對具備再融資條件的上市公司予以重點扶持,充分利用優質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迅速做大做強。加強市值管理,實現資本市場滾動式發展;加快實現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變革,以適應全流通時代的到來。高度重視績差公司和退市公司的並購重組,使其能保持或恢復上市地位,重新獲得進入資本市場的通道;可成立專門機構,對這些公司逐一進行分析,通過破產重整、債務減免、債轉股等手段,將這些公司轉變為比較乾淨的殼,再引入或注入優質資產,恢復融資造血功能。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優質上市資源培育;梳理省內優質資產,出臺鼓勵上市的政策,加快優勢產業(如裝備工業、石化、能源、綠色食品與醫藥)中的優質企業資產上市,推動行業重組、收購兼並等。借力外地上市公司,發展我省經濟;可充分利用我省的資源優勢、人力資源優勢、基礎工業優勢及口岸優勢,築巢引鳳,吸引東部沿海等地具有產業轉移需要的上市公司來我省投資,利用外地上市公司的融資平臺促進本地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