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醫大科研攻關取得新進展 發現心律失常致病新基因
2008-11-30 07:50:2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陳英雲 喬蕤林 初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0日訊 今後,心力衰竭和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將有望得到更好的治療。作為國家對重大心髒疾病的聯合攻關項目———國家973項目《心力衰竭與惡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礎研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舉行中期總結匯報。據介紹,通過大量基礎和臨床實驗通過研究,研究人員已發現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新基因,並鎖定了心衰和心源性猝死的致病因子———小核?酸。

  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人數近300萬,約佔國內人口總死亡率的45%,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國內心力衰竭患者近千萬,確診後四年病死率仍高達50%。每年心源性猝死病例約60萬,50%心力衰竭患者死於惡性心律失常。

  為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項目組瞄准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研究的前沿領域,抓住目前制約我國心髒病治療水平提高的『瓶頸』問題。計劃通過5年聯合攻關,實現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發病機制、關鍵理論上的突破。

  據了解,此項研究由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著名藥理學專家楊寶峰教授領銜,整合了全國從事心髒疾病研究的主要優勢單位,包括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上海復旦大學等,並匯集了心髒病各研究領域的專家。他們將通過多層次的研究,建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早期預警體系,並提出新的有效乾預策略,提高我國心力衰竭和惡性心律失常的治療水平。同時,將闡明國人右心衰竭的機制,建立右心衰竭的診斷和防治標准。

  有關人士表示,該項目的完成將大大提高我國重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惡性心律失常)的診斷、預防和治療水平,降低心髒病的發病率、病死率,改善病人生存質量,每年可使數百萬心髒疾病患者受益。同時對發展治療心髒類新藥、推動治藥工業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責任編輯:路雲強